《何以笙箫默》中最为人称道的一句: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这是我一直相信的观念,越是长大,越是能感同身受。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会让其他人都变成将就,如果过去我们没有遇到,那他就一定在未来等待我们。
最近跟不同的人讨论这个问题,我总是坚持,如果不能等到那个深爱的人出现,那还不如一个人笑看风云。我们这样肆意张扬的走过20多年,念书、考试、升学,一路披荆斩棘的进入这个波谲云诡的社会,在职场上跌跌撞撞的前进,为的是心中的梦想和美好的生活。我所有喜悦、忧愁、悲伤等不足为外人道的小情绪,如果不能感受一个默契的灵魂,又何必白白袒露给一个本是陌生的人。
而无论我怎样去辩解,也不过是得来一句:“你还小”的最终结论。可是我始终觉得,年纪渐长和看起来适合从来都不是在一起的理由,只有非你不可的深深相爱,才是婚姻最本质的意义。
就像我的邻居小洛姐,她比我大四岁,她的母亲是我母亲的同事。在她30岁的那年,家里人再也无法对她的单身处之泰然,开始一次又一次的催促她或者给她安排相亲的对象,最终,她的确是遇到了一个还不错的人,很快出嫁皆大欢喜。
我曾经问过她,现在的婚姻是否幸福。她向我叙述了婚后的生活,那的确是一个条件不错的人,是真的那种外貌、工作、家庭、甚至性格听起来都算好的还不错,两个人的相处也是家长们喜闻乐见的平静安稳。我为她高兴,祝福她幸运的遇到了自己的幸福。可是她却露出了一个有着些许遗憾的笑容:“可是我并没有那么喜欢他啊,大概他也跟我一样吧。我们就像是搭伙过日子的两条线,在家里,他玩他的游戏,我看我的小说,周末的时候偶尔一起去看电影,扮演着千万个家庭中的普通夫妻。但是我知道,当初我们的选择,是为迎合父母的期待和逃避周围的闲言碎语。而现在的我,再也体会不到曾经面对着喜欢的男孩子时那种从心里开出花来的喜悦”我听了很是惊讶,而她那一瞬间出神的样子,犹在眼前。
虽然我并没有被人催促过,但是我可以理解他们当时的面对父母和社会焦虑。父母们总是说,人不错就好啊,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可是我知道,即使是两个好人,也并一定就能过上好的生活。两个本就南辕北辙的灵魂,又怎么能去奢求心有灵犀呢?
曾经,我也深深怀疑过自己,如果一直不能遇见那个人,我是不是真的能有颗强大的心冷对千夫指。动摇过,犹豫过,甚至当时悲观的认为,或许自己到了年纪最终也会屈服于现实的压力、周遭的闲言碎语。
后来,看到网上流传的一句话:“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是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这句话就像一道光芒,照亮了我混沌迷茫的内心。终于,一直以来的深切渴望战胜了自己的那些怯懦。不管在感情中受伤与否,自此,我再没有丧失过追逐英雄梦想的勇气和等待那个灵魂的执着。
一生的时间那么久,柴米油盐的琐碎也被无数过来人痛心疾首。如果喜欢和爱都不行,我不相信有什么外在的物质条件能经得起岁月天长日久的精神消磨。而且这种喜欢和爱,不是因为对方还不错的喜欢,而是换了他谁也不可以的爱,是只因为他是他的爱。
如果我们只是想找一个结婚的对象,只要你不是在外貌、性格、工作等方面有某些特别严重的问题,都很容易。但是如果看多了电视剧和小说的我们,羡慕的是那种生死与共、白首到老,就只能在茫茫人海中慢慢等待。等着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穿越你身边的重峦叠嶂,翻过你们之间相隔的千山万水,踏着七彩祥云来到你的面前,完成你的英雄梦想。
不管那个人何时出现,我们能做的,就是秉持自己的心,不让它枯萎在妥协之中。能得到,就永远深爱,得不到,就永远相思。爱情之于我们,不是生命的奢侈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纵使万箭穿心,也要去期盼那个让自己心底可以开出花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