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写出这本书时,全书有70%左右都是全新的概念和理论,虽然被多次拒绝出版,但它像预言似的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依然适用。他在书中主要提到了三大著名新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还引用了不少文学诗句或剧本台词,甚至自动化、机械技术、电能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所谓的“媒介即讯息”实际上是为了指出媒体所能带来的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比讯息内容带来的影响更大。当我们发明了报纸这个最开始的大众传播媒介时,人们的生活习惯随之改变,丈夫可能会在等待妻子制作早餐的时间里拿起一份新闻报纸,我们了解外界事物变化的方式从书信文字传播变成了报纸传播。而报纸作为媒介,印刷的文字是报纸的内容,同时印刷方式也作为载体,实际上承载的是人的语言,所以报纸实际上是人视觉和言语的延伸。不可否认的是,媒介既是人各种感官的延伸,也有截断肢解人感官的作用,是人类感官的外化。报纸的出现,免去了我们全世界打听消息的时间和精力的花费,短短一个早上,就能通过标题和图文了解周遭发生的事物。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坏处在于报纸上的事件是否真实呢,新闻的报道是否有主观偏向,事件的后续如何全凭报纸新闻跟不跟进了解,我们得到的真相恐怕会出现片面性。
不仅如此,媒介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当报纸这一媒介的出现,政府做了发言人,凡是上报纸的内容都是经过选择的。报纸这一媒介延伸出后来我们所学习的新闻思想,办报精神。我们不太记得每一期的报纸上都写了什么内容,但却切实地感受到报纸彻底地解放了我们中国人民的思想,将新的希望,新的劳动方式带给我们。哪怕这个时代报纸好似要消亡了,新的媒介又会带来新的变化。
书中热媒介和冷媒介这一定义倒是有趣得很,依凭清晰度、信息量、以及互动性来判断。由于热媒体给予的清晰度高,信息量大,所能容忍的互动性就自然而然要比冷媒介低一些,而冷媒介,就像中国国画中的留白技术一般,给予了对话互动的空间。这样与常规的思路稍微有些不同,过热不意味着热闹,而是意味着要处理的信息量过大,就像我突然翻阅这本书,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书籍作为高清晰的,信息量巨大的热媒体,基本是排斥我和它进行互动的,只是单反面地在我脑子里留下记忆,我却不能更改其中哪怕一个符号。而访谈相比之下则是冷媒介,两个人思维的交互,情感的分享,经历的共情,远比书籍中来的更加直面。
如今的互联网算是冷还是热呢?没人能够解答,因为这冷热媒介的判断全靠主观。互联网里,言语通过视频、海报、新闻等多种形式涌现在人们的眼前,它的信息量不比任何媒介的要小,甚至将之前的媒介直接整个地搬上来。就像书中所划分的,人一开始是社群,在分工后散开来,而互联网又将整个地球都变成了一个村落一样,跨时间跨时空的交流,每个人都有在互联网上发声的权利,其互动参与性又是极强的,这方面又特别像冷媒介。我倒觉得不如别把互联网当做一种媒介,而是我们之前部分接触过的媒介的集合,它既可以作为报纸,也可以作为广播,也有着电视的声画统一,它是将过热媒介冷却化的一种方式,也是冷媒介加热的工具。尽管互联网仍是一把双刃剑,它以这种方式将之前的媒介都包含进来。
只可惜这本书里,麦克卢汉所运用的大多数比喻和类比我都不感兴趣,反而读起来越发迷惑。但他的观点确实经典并有趣,在第二部分细分了各种媒介细细地分析其冷热性质,既包括了像我们专业学习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包含了类似于交通工具和货币这类的传播媒介。可能是我的认知还过浅,不太能与书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