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翻译老师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小老头,“活泼开朗”用来形容他或许不合宜,但我贫瘠的语言暂时还找不到一个更贴切的词来形容他。一米八左右的个头,讲课的时候站得笔直,天气刚刚转暖的时候就已轻装上阵,除了脑袋似六十多岁的小老头向前耷拉着,留着一头稀松的灰发,其余都显示出不同于他这个年纪的模样。或许当你听他讲过一次课,你就可以知晓他是有些趣味在身上的。
第一次上他的课时,我是有些刻板印象在的,毕竟任谁看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个灰发的小老头,心里都不经会想“这门课估计又得打瞌睡了”。小老头的课一半用来讲练习题,一半用来讲书本知识。他说,他讲练习题的时候比讲课的时候更重要。就这样每次课他都会抽讲十几名同学的作业,一句句看,一句句讲,人称、时态、中英文差异,中英文数量单位问题等等,说到这便更觉他是个老学究了。他说讲练习的时候就是在挑刺,无论是谁都得被挑刺,让我们们别太在意。
我对他的了解也随着这一次次课上下来愈加深入,小老头完整的经历了改革开放,他说如果没有恢复高考,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他就不可能教书而是进厂打螺丝钉了。他的工资从一开始的不到一百块,到后面的几千块钱,他说日子变好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可是小老头教了四十二年的书,从小学教到大学,如今却是一个“造假”的老师。在他教书生涯的漫长四十二年里,他有很多次可以离开教师岗位。或许这份工作不能让小老头大富大贵,但足以养家糊口并获得安稳。他开着玩笑无奈说,他是真的喜欢这个岗位,身为老师应该诚实,却成为一个“造假”的老师,他或许自己一把年纪选择不造假,大不了不要这份工作了,可是年轻老师怎么办呢?他们要养家糊口。他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可是附加需要提交的资料太多,或许只是为了某天被检查时有备无患吧。
他或许仍希望这份工作被青睐,不愿自己骄傲大半辈子的事被人丢在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