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今天真的很想看两集。求求你让我看两集吧。”七岁多的女儿咪咪做完当天的作业后,惯例地享受她的动画片时间。
没想到看完一集后,她忍不住想继续看第二集。按照我们对电子产品的使用约定,平时她最多只能看一集动画片。
“不可以哦,我们的约定是只看一集哦。”我拒绝了咪咪的要求。“妈妈,求求你啦,让我看两集啦。”咪咪开始使出撒娇招式,并且用身体护住ipad,不让我拿走。一般这种情况下,我都会很坚决地给她选择:“是你还给妈妈呢?还是妈妈把它拿走呢?”
但看到她这么渴望的眼神,我反而有点犹豫。是否可以给孩子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她去体会如何更合理地管理时间呢?但怎样做才能既不破坏我们的约定,又能满足她的愿望呢?
我突然想到,如果她能答应今晚看两集,明晚一集也不看,从数量上也是符合约定的。而且还有机会让她体验到,究竟是平均每天看一集的感受好点呢,还是有波峰波谷的不均衡的安排更好点呢。
于是我向她提出了这个想法。她马上答应了,并且信誓旦旦地说:“妈妈,你相信我,我明天肯定一集也不看,你一定要相信我。”
为了避免她第二天钻空子,我告诉她:“我会把这个新约定告诉全家人,明天全家人都不会让你看动画片的。如果你想看,即便哭或闹,我们都不会答应的哦。”咪咪如愿以偿地看了两集动画片,心满意足。
第二天晚上,她遵守约定没有看动画片。而这空出来的一集动画片的时间也被她利用起来,当了我一个晚上的语文小老师,正儿八经地教我刚学过的语文知识。同样地心满意足,满脸的成就感。
在处理生活琐事时,有时家长难免会很犹豫:究竟是一定要按约定执行呢?还是有时也可以灵活变动?
我的处理准则是6Q的“顾三方”原则。如果新的做法能达成“关爱自己、尊重他人、顾及情景”的三赢结果,我觉得尝试一下、调整一下,也未尝不可,有时可能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