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所在的厂子,几乎占了一条街。这条街上,有家属楼、托儿所、小学中学、医院、澡堂理发店、粮店、商店……一应俱全。
我所在的学校,是那个时期特有的:厂办子弟学校。那时很多大单位都有自己的学校,本厂职工就近入学,方便也便宜。
现在想来很简陋,就是一个大院子,周围是教室和办公室,中间是操场。人不多,一个年级一个班,六个年级六个班。事儿不多,没有太多竞争压力,没有太多上面的检查。安安静静的,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特色。
一直觉得,平房更适合做学校,一出教室就是操场,尽情的玩儿。虽然不大,但足够了,因为人少。
那是真正的就近入学,我们住的都不远,每天背个小书包,自己走着上下学,最多5分钟便到了。路上车也很少,常常和同学一起蹦蹦跳跳地上学,迎着朝阳,心里满是阳光。
六年的小学时光,回忆中都是快乐与温暖。毕业几年后,学校没有了,“子弟学校” 也成为了历史。很可惜,没留下一张校园的照片,只有脑海中模糊的画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