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生的尤物我们要求蕃盛,
以便美的玫瑰永远不会枯死,
但开透的花朵既要及时凋零,
就应把记忆交给娇嫩的后嗣;
但你,只和你自己的明眸定情,
把自己当燃料喂养眼中的火焰,
和自己作对,待自己未免太狠,
把一片丰沃的土地变成荒田。
你现在是大地的清新的点缀,
又是锦绣阳春的唯一的前锋,
为什么把富源葬送在嫩蕊里,
温柔的鄙夫,要吝啬,反而浪用?
可怜这个世界吧,要不然,贪夫,
就吞噬世界的份,由你和坟墓。
梁宗岱译
事先声明:本人将逐一解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而在这个系列,笔者将自称为L先生。
L先生认为本首诗的对象就是伊丽莎白一世。
“天生的尤物”“美的玫瑰”表现了一个人的美貌,这也是下文“你”为什么要生育的一个原因。
“蕃盛”即要求开枝散叶、子孙满堂。“不会枯死”即趁着年轻,多生孩子,不要等到年龄大了,不能生育。
“但开透的花朵既要及时凋零,就应把记忆交给娇嫩的后嗣”,人终有一死,“你”年龄大了,阳寿将近,就要安排好后事,把“你”没有完成的事情,传承给后代,让他完成你的心愿。
“但你,只和你自己的明眸定情,把自己当燃料喂养眼中的火焰”,“你”的眼中只有自己,“你”只爱你自己,“你”用你的美貌追求权力、财富、爱情,为了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你”把自己当作手段,来满足自己无底的欲望。
“和自己作对,待自己未免太狠,把一片丰沃的土地变成荒田”,“你”错过了自己年轻的时候,现在老了,身体不行了,甚至不能生育了。
以上是对本诗上半部分的字面解读。
接下来,L先生将深挖这首诗的内涵。
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
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
詹姆斯一世(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生平只经历过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两任君主。所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其以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为对象,是完全可能的,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历史上,伊丽莎白一世终生未嫁,没有子嗣,又被称作“童贞女王”。而这些很符合本诗主人公的条件。
真实的伊丽莎白一世美不美,L先生不作评价。但她身份高贵,地位超然,是一国之君,作为女性,她理所应当是美的,而且应该是最美的,权力赋予了她美貌。同时,身为女王,她也有生育子女,作为继承人的义务。
“你现在是大地的清新的点缀,又是锦绣阳春的唯一的前锋”,这两句话比较抽象,L先生理解为是指伊丽莎白一世的功绩。
“为什么把富源葬送在嫩蕊里”这句话看译文比较难理解,L先生参考了下列翻译版本:“你竟在自己的蓓蕾里埋葬你的子孙”(梁实秋译);“你却于自身蓓蕾把美质掩藏”(曹明伦译);“你却在自己的花蕾里埋葬了自身”(屠岸译)。貌似还是说“你”即伊丽莎白一世没有留下子嗣,浪费了大好的基因。
“温柔的鄙夫,要吝啬,反而浪用?可怜这个世界吧,要不然,贪夫,就吞噬世界的份,由你和坟墓”,本诗的下半部分都比较抽象,从中文译文来看很难把握。但L先生从直觉来理解,应该是说伊丽莎白一世自己没有子嗣,但在执政期间不断发起战争,牺牲了英国千千万万的人,而这些人都是他们母亲的孩子。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国力空前强盛,被称为“黄金时代”,其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伊丽莎白一世的领导以及英国无数母亲的孩子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