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某世曾穿过僧衣,看到它,世界所有多彩多姿衣物颜色,都随之暗淡。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追寻着梦想而奔跑,从青春到衰老。对于我来说,百年太短。
我不舍外婆,可知道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
外婆生前曾说:九十多了,有今儿无明儿,我也活够本了。你们大家都抢着孝顺我,吃了大半辈子苦,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享这清福。想想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子孙后代,就是我的良田,一辈子没种瞎啊!
外婆说的“瞎”,是心中没有灯。外婆常说:“人活一辈子,要多行善积德。待每个人都一样。”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外婆村里的秀英,因母亲双目失明,孤儿寡母的,外婆常常照顾她们母女俩,和自己孩子一视同仁。
秀英姐长大,为照顾瞎老母亲,到了婚嫁年龄,招了一忠厚老实的人上门,生儿育女一同侍奉老母亲。
秀英姐一辈子,就待在村里,给老母亲养老送终后,外婆就成了她最亲的人。不管是她的丈夫还是孩子,对外公外婆都格外敬重。
秀英姐只要有闲工夫,就会去看看外婆有啥活要做,抢着帮外婆挑水,扫院子,缝缝补补。她的丈夫,话不多,见人一脸笑 ,黑黑的方脸上,长了一双极好看的大眼睛。
也是经常帮外公修缮屋顶,毕竟老房子跟了外公七八十年了。东侧的两间老土房,早已过了百年,一间放灶台、案板、水岗、锅碗瓢盆,一间用来堆放柴火。
老土屋就这样在修修补补中乞立着,带给我们童年许多温暖。我十二岁刚过没多久的一个暑假,吃完早饭到邻家玩,外公也雷打不动蹲在西大坑(一个水塘名字)旁,跟禅者似的盯着水面一动不动。
轰隆一声巨响,从外婆家方向冒出滚滚灰烟。“是六奶家出事了……是六老太家……”,村里还没下地干活的人们慌了神。
我第一个飞奔回去,看着昔日的百年老屋,晴天白日下,支撑不住倒塌了。不顾呛人的灰烟“婆……婆……婆……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因年岁大有些耳聋的外婆,从堂屋笑盈盈的跑出来,我在这儿呢!回头看到外婆好好的,冲上去紧紧抱着外婆,吓死我了,以为你还在灶屋洗碗。
多亏我来的及时啊!隔壁村的大嗓门刘焕香开始广播了:“我吃完饭,过来找你婆玩,你婆刚出来,房子就倒了,你说是不是我救了你婆啊!”
一向不太亲近高呼噜大嗓子的她,咋咋呼呼的令人避而远之。此时听来如天籁之音,幸好幸好她嗓门大,人未到音先来,外婆方能听到。
幸好外婆对谁都一视同仁,热情有加,碗洗一半听到有人喊,就惦着小脚笑眯眯的跑出来迎接。甭管大人小孩,只要站门口喊,外婆听到都是这般,边笑脸相迎,边应声到“乖乖,来了……”。
反正外婆辈份大,每个来者都是家人、客人,都是乖乖、乖宝宝。
抱着完好无损的外婆,真感恩各种巧合。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真及时!村里年轻力壮的人,不一会儿就聚集到外婆家院子里。
大家看外婆没事,都打趣外婆,这回你得去城里了吧!舍不得这乡下,房子都倒给你看。
哈哈哈……就是就是,六老太福大命大,这往后福还多着呢!大家赶快动手看看还有能要的东西吧!废墟中清理中,当一件一件物品完好无损的呈现在大家面前。
大家着实有些惊讶,所有锅碗瓢盆半点没坏不说,就连房梁柱子也完好无损。除了土房子倒塌,其它损失一点都没有。
惊讶之余,大家感慨!还是六奶、六老太平时好事做多了,这锅碗瓢盆都有老天爷照看呢!
外公也听闻回来了,一声令下,给西侧一间放杂物的砖房收拾出来,重新砌灶台、烟囱。这个是秀英姐丈夫最拿手的活儿,大家热火朝天的义务干活,男女老少齐上阵。
才到午饭点儿,柴垛整整齐齐码在东侧,废渣清理完,完好的土砖码在老黑哥(外婆前面的邻居)家屋后。
西侧挨着过道的杂屋,已被秀英姐当家的砌成漂漂亮亮的新灶台、新烟囱,锅碗瓢盆也被勤快的媳妇们,洗的干干净净,摆放在新厨房里。
至于佐料,东家西家早已拼凑好,一件不落下,甚至中午的菜都被有心的人洗干净准备好了。
人多力量大,大家在欢快说笑中忙完,留都留不住,各自回家了。就半天功夫,旧的去了,新的来了。
看着比平时敞亮宽大的院子,看着新灶屋里外公烧火,外婆做午饭,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只有那堆在院子角落里的土砖,述说着百年老屋的一生。不知哪位先人见证了它的生,百年后我见证了它的灰飞烟灭。
也见证了外婆所说的“良田”,都是平日里与人友善,平等待人,不论男女老少美善丑恶,来到外婆身边,展现出来的都是“人之初,性本善”一面。
外婆修好自己的“良田”,也点燃了我们一代又一代“良田”,犹如一盏不灭明灯。
也许这良田,就是僧衣的颜色。朴实,高贵。让我心向往之,用心播种。
后记:小姐在西大坑(水塘)淹到,被一老人救起来后,才知道外公夏日雷打不动蹲在那里为何故?外公说:夏日孩子喜欢玩水,大人们都忙,他年纪大了没事,就蹲在哪里看护着孩子们。小姐落水那会儿,刚好外公回家喝水功夫。还好还好被另一位老人救起。不禁感叹,每一个善念,都会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