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出自《佛经》
意为,收获之前未有的知识,心灵会开心。
《得未曾有》也是庆山的书名。知无戒喜欢庆山的作品,想着挑选一本来读。网上看到这个名字,瞬间觉得世界很安静。或许,是封面上黑衣长发女子安静的坐姿所致。
果断购买。
选择一本书来读,跟认识一个人相似,是一种缘分。在书中能悟到什么,则要看自己读书时的需求。
有些道理,都懂。有人用其对自己说教,就会反感。若是让自己去悟,悟出了,却会觉得开心。道理还是那些道理,得到的东西却不一样。
书很好,会让人安静下来。句子简单,干净,朴实,却蕴藏着大道理。
1.自序
1.所有新的发生,建立于原先的基础,而不是离开自己的过去。
2.这些年,一直只是写着自己的字,保持写作之外的生活,十多年也就这样过完了。
3.如果我们尝试去真正地了解和接纳他人,就会得到来自他们的给予。为这个世间而散发出来的光和热。
2.拾花酿春
1.各式滋味以合理的方式调和,互相渗透,口感清爽。并非大餐厅的形式华丽,情意欠缺,也不是家庭里的手作辛劳,方式草草。这顿饭平淡而讲究,如此结合起来不算简单。
2.朱自清曾经评价南通人的性格,说他们坚毅而温厚。
3.所谓随顺的人,是愿意以他人的想法为重,不会坚持或一定要遵从自己的方便。
4.烹饪方式不应该局限于地域特点,而是按照食材的本质来做,食材适合怎么做就怎么做。食无定味,适合自己的口感最重要。
5.做菜就是,怎么样把食材的临界点最好地体现出来。
6.餐饮环境随社会风气一起在变形,人们觉得应该多吃,用鸡鸭鱼肉招待朋友很重要,却没有人觉得在合适的季节做一个清爽新鲜的毛豆是好的,渐渐改变人们对饮食的态度是一种社会责任。
7.每天独揽山岚朝夕,看过一年四季。
8.像我们这样,老了也不会感觉孤单,因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9.银杏树厚砧板,喜玛拉雅岩盐,张小泉特制菜刀,大火力的煤气灶台。另有一处柴灶。电磁炉在沸腾后马上冷却,柴灶则会持续给予温暖。
10.酒里有氨基酸,菜的滋味会更鲜美。
11.现在人对吃的技能掌握得越来越少,都希望用工业化的方法迅速制作。
12.书读得太多有好处也有坏处。读太多你会陷进去,只有自己认识提高了才出得来。
13.菜市场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气息。每到一个城市都爱去看看当地菜市场,知道食材和价格,就大概了解了这个城市的整体水平和生活状态。
14.应该返璞归真,不必天天大鱼大肉。吃菜带点苦味,少点油,对身体更有好处。油腻重口味就像甜言蜜语,会让人依赖。就像人与人交往,别人恭维你,你觉得很好。实话难听。做菜也是一种交往,人世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15.很多人号称自己是吃货,其实对于如何吃并不清楚。只是炫耀自己尝到了新菜,去到了某家特别的餐厅,却不知道什么样的食材是最好的,以及应该怎么样做出来是好的。
16.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状态不一样。只要自己觉得是开心的就可以了。
17.生活的经历不能复制也不会再返。即便再发生一次,也是另外一种。
18.一千万是过日子,一百万是过日子,十万是过日子,一万也是过日子。物质的标准无止境,一旦掉进去人就活得累。有内心生活会比较愉悦。如果太过依赖物质,就会容易产生怨言怨气。
19.白居易有两首写酒的诗,“青旗沽酒趁梨花”说的是春天的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秋天的酒。
20.就像说话,你很愉悦,语调就会很好。如果心里很压抑,说话就不好。酒也是这样。
21.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22.大海的启迪?
那种深邃和无形的气势。还有涛声带来的感觉。我经常在可以看到海的树林里坐上几十分钟,半个小时,有时也去游泳。如果有月亮,大海挺亮的。环境的选择和视角有关,主要看什么样的心情,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如果冬天有暖阳,找靠窗的位置看看西湖,看看雪景也很舒服。
23.他认为比较理想的生活方式,是有一点养老的钱,有一个地方,可以做一个长久的园子。
3.还乡记
1.喜欢冬日下雪天迎风而立的棉梗。在荒原的映衬下总以为它有某种风骨在。
2.如果有足够的财力,或者说完全不愁生计,我更愿意做一个不称职的农民。跟土地接触的幸福感远远大于做一个所谓的艺术家。
3.他们觉得重返乡下的就两种人,一种是大款,一种是在城里混不下去的。我的形象已经渐渐由第一种朝第二种转变。真是对不住乡亲们的期待。
4.我不需要太多跟外界的交流,也厌倦所谓高雅的娱乐。最终心还是要跟自然来呼应,从那里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
5.房前屋后要有一些掉叶子的树,这样才能看到四季,要不然无趣。
6.农民都是土命。见多了,随便种,自然而然就活了。
7.春天勃勃生机,秋天萧沉,夏天浓郁,冬天宁静。只要你有心境,就能看到不同季节所释放的不同的美。
8.人的命运是被拨弄的,有时完全不由自主,如同狂风暴雨之中的汪洋上的一条船。但心的承受力和对其接受的态度,却是最重要的。
9.人的生命很短,很珍贵,且只属于自己。不要浪费在跟自己无关的时势、人和事上。就是你说的退,活我自己,独善其身,尽可能远离污浊。
10.早已厌倦城市。不仅生活压力大,更多还是觉得活得毫无意义。就像被卷入了一个洪流之中,失去了自我地活着。这种牺牲如果谈得上奉献也罢,但事实上就是互相之间的消耗。
11.回到农村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可能代表很大一批我们这个年龄段有一定自觉的人的倾向。只不过有些人无家可归,有心无力,没有归属感,没有了家。
12.如今一切便利,但一些小相机,把人拍出来都不好看,各种荒废的表情和姿势。那是因为被拍的人没有准备好,拍的人又太粗暴急促。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珍重感被掠夺了。
13.湖南的冬天,雾总是如复一日。雾,抹去了俗世的具体,呈现出诗意。好照片,是要与神相会。那一刻,你已不在。
14.女人是把男人往人间拽的人。男人身上有神兽两面性,要么往神性上走,要么往兽性方面走。他会以仰望的姿态去看待自己的事业。事业是神圣的,不仅仅只是混碗饭吃,所以为此愿意牺牲自己所有的东西。但如果选择了一个家庭,作为男人就应该承担下来。
15.荷花花瓣朝开暮合。黄昏时把茶叶放进去,晚上花瓣把茶叶裹住了,次日早上拿出来茶叶浸润了荷花的馥郁香气,这是一个很美的细节。
16.农村出去的孩子分两类,一类是出去了就必须衣锦还乡,否则数年也不回家。一类,就是想彻底摆脱农民身份 ,做城里人。
17.要足够彻底,就不做艺术,不做跟艺术有关的事,让它只存在于呼吸的过程中,而不是把它实践,拿出去换钱。
18.完全得意,忘了行,一天到晚就是喝耍,找不着北,挥霍青春,现在觉得这种挥霍也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该见的都见过了,欲望也释放了。黄山归来不看岳。
19.对我来说,内心宁静的话,守着几棵树一样也可以过一辈子。他们可以成为永久的知己。山色这么美,看一整天也不会厌倦,得到的愉悦,远胜过赚1000万开奔驰宝马。金钱科技物质解决不了人的空虚,这不是阿q精神。幸福感90%跟这些没关系。这些想法也许是上帝赐给我的一点慧根,加上童年的经历,后来的自觉。
20.他们更享受一个恒温的游泳池,一辆昂贵的保时捷,然后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仿佛可以带给他们愉悦和成功的感受,即便这种感受转瞬即逝。人的心灵,有时躁动得一刻都离不开外景和万物,需索各种新闻娱乐讯息声色,并被这些控制。
21.静通万物,多欲则苦。
22.农村的孩子起点会低些,可能开窍要晚些,但不要紧,他们天生接触土地,天质好,能嗅到的看到的触摸到的都是自然。有足够的感知,蓄积的能量够,自然有爆发的时候。这种储备很重要,城里孩子缺的就是这个。所以他不能让孩子在城里的尾气中度过童年和少年。
23.时间都是小块小块的,总是被生活琐事扯得支离破碎。我是危机意识很重的人,有时会感觉焦躁。因为正值壮年,得拼命工作,不工作就等着喝西北风。后来觉得一定要迈过这个坎儿,把平常琐碎的生活当成修炼。其实是一个心态的转变,要去接受,平淡的看待。
24.艺术家不能缺钱,缺钱了就很难保有尊严。我尚算幸运,否则一样要被卷在城市的洪流之中。
25.能想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手段,别人早用过了,而且远远超出想象。所以根本不用考虑别人做没做过,有什么情感只管挤出来。不用担心形式和内容会不会跟别人重复,只要是自己的是真诚的就行了。
26.有时安安静静待着也好,不是非要马上弄出一个什么东西来。有些人停不下来,是因为要依靠创作存在,如果没有创作,自己感觉不到存在。
27.树枝疏朗而有劲,如果下了雪,积雪堆在树枝上,这样很美。
28.她很疲惫,脸上依旧是朴素而安静的微笑,道了再见。
29.本来一个人生活,要了孩子,很快变成三个人。选择了就要承受,与其被动, 不如拥抱。
30.如果真的热爱,就无所谓苦难,无所谓离开大众的价值观 。不用管别人,一辈子就这点事 把自己说服了。其实也没有那么多人真的关心你。
4.渡过轮回梦海
1.音乐没有解释任何东西。一本书也没有解释任何问题。问题都是自己的,它只是给你一面镜子,是你自己在解释。
2.真正的不和谐,不是我出现在那里,而是我的出现让他们感觉到的不和谐,这说明他们自身是不和谐的。
3.不造作就没有局限,刻意做一些事反而是一种局限。
4.有时候,你会问自己为什么这么辛苦,而别人看起来在山洞里活得很开心,会由此得到一些提示。
5.在一种觉得钱很重要的环境里,人们才会认真对待金钱。
6.在房间里有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不觉得孤独,突然来了人会觉得孤独。与很多人在一起狂欢的时候,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虚无感,不知道为什么在做这件事。
7.如果我喜欢一个女孩子,会觉得她很漂亮,像花园里的一朵花,很美很自由,但占有一段关系,就像把花园里的蒲公英采来放在房间里,可能会干枯,没办法怒放。它是暂时的,不是究竟,就像你抓着一个东西,但随时可能失去,这很累,很花时间。
8.有些事情的发生也许是好的,但不拥有那样的经历,同样也是好的。
9.我觉得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人也是一个传奇。其他人不能够感受他那样的感受。
10.应该训练自己的心智,以便应对包括死亡在内的无常,这样真正面对时就会坦然。
11.如果一个人要走错路,就让他走,直到他走投无路,自然会承认。
12.有一个决定,就要试着去做。有强大的决心就会找到自己想要的道路,包括找到一个好的老师。很多人还是空有想法,但缺少实践,光有好奇心很容易幻灭。
13.可能会看到一些大师或别人写的东西,但那不是你的知识,只是给了一个方向,可以这样去找,最后还是需要靠自己领悟去得到智慧。
14.我可能不会在乎对错,一开始就没有以为一定要有真实或者虚幻。这不重要,要看它能产生什么作用,会对我的心有多大帮助。对错是不存在的。
15.没空在乎自己的身份处境,这不重要。在做什么是最重要的,我所有的决定都很坚定,要做到的,就一定去做。
16.所有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一句话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会不会伤害到别人。但是现在很多人不这样去想,不关心。而当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对全世界失望。
17.最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觉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完成,这是对生命负责,不浪费时间。
18.无常使所有事情都不会长久,心不是永恒的,感受时刻都在改变,不会在哪件事上完全固定,痛苦也不是固定的,有了出现就一定会有消失。一般我们会考虑最坏的结果,如果可以接受,自然就没有恐惧。
19.有一种方法是观想空旷庞大的一个世界,然后试着把它融化,就像把雪放在火炉上,那时仍处在完全的空间中,内在的自己也幻化掉。像镜面上的呵气慢慢消失,产生一个很强大的虚空,与佛教里谈到的死亡经历类似。
20.这些修行的人对一切情况都是接受的,没有抱怨,没有遗憾,也不担忧,也不慌张,路上没有见到有人打伞,又是一个无所事事的空白的时刻。
21.如果是一个智者,在世俗中同样获得自在,不受限制,或者说不受无奈的驱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烦恼也会减少。文革的时候一些真正修行的学者高僧,他们被抓进牢房里面好像没有什么区别,照样不误修行,在那里也得到一种自在。环境的改变对他们没有影响,在监狱里面待过十几年的也有。
22.应该为自己的心去做一件事,事情改变心也会跟着改变,团队和别人都在改变,我们很难控制一切,如同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但有时会被云挡住,所以要先为自己着想,选择让自己开心或是甘愿的事情,不然会引发更多困惑和忧虑。
23.大家都是普通人,也许因缘让彼此关系变得不一般,比如看到对方会有畏惧感或很紧张,我们碰到自己的上师也会有这样的情绪,但那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心跟别人是没有关系的,他也影响不到别人。
24.我们应该试着接受,把对方当做自己,这种敌对或碰撞的关系或许会慢慢消失,开始时的敌人最后会变成朋友。
25.更多人想要的是一条快速的道路。没有用跟得上自己的智慧和烦恼的方式去学习。
26.到了旅馆旁边的十字路口,告别的时候到了,没有握手,没有拥抱,没有多余叮嘱,只是简单说了声再见,各自转身离去。
6.素琴·古香·淡味
1.弹琴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于尘世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
2.她在古琴上造诣很高,却没有过多感想。一个把某件事做得特别好的人也许就不会想描述,就像得到高僧会在深山里头待着不会出来。真正达到了某个境界,觉得事情就是这样,该怎样就怎样。
3.所有空洞下来的园子,即便被游客人潮日日冲斥洗刷,也依然是荒废,如此便有一种幽幽的惆怅。
4.琴有十四宜弹:欲知音。逢可人。对道士。处高堂。开楼阁。在宫观。坐石上。登仙阜。憩空谷。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气清朗。当清风明月。即便是对物也要:惟乔木怪石,江梅崖挂,松风竹雪,槐阴萝月之下,猿鹤麋鹿之前。
5.在南昌时,每个礼拜全家人都要一起出去看场电影。父母穿的很漂亮,也把孩子打扮整齐,邻居中没有人像他们这般心态安宁享受生活。看完电影在外面吃饭,之后回家,她去玩,他们休息,每个礼拜都有这样的一天。
6.操琴也有戒。头不可不正,坐不可不端,容不可不肃,足不可不齐,耳不可乱听,目不可邪视,手不可不洁,指不可不坚,调不可不知,曲不可不终。这些是弹琴之人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