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门,还是没忍住端了盒,主要是看到刚好打折,虽然没有什么高卡位cr,但是好在盒配是饼饼。感觉端盒之后就不是很想再散包买了,毕竟普卡都差不多全了,为了高卡位实在不值当,如果单独去摸的话,也实在是很
想把生周的盒子diy成卡册,在加的本校群里面随口一问,看到有人出非常便宜出无卡全套,虽然非常重,但还是觉得可以一起收了,这样一本拿来收藏,一本可以拿来随时翻阅,甚至剪了做手账,金属徽章也可以带出门,感觉也很不错,主要是非常好价,很心动。感觉已经形成了一种只要是好价就会拿下的冲动,所以不知不觉也花了很多钱。
想着本科的时候自己是一个物质欲望非常淡薄的人,但是现在却一直在为谷子经济买单,我非常了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上午的时候把接下来半个月的时间给规划好了,只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动,最大的变动就是昨晚问了一下搭子月底去川西的事儿,不过她没有空,还得等到之后,我还是会等着她一起去。
想到本科舍友问了我好几次,月初是否有空,月末是否有空,但是私心是不太想和她一起出去的,她说了好几次,非常期待我之后工作的样子,我心里明白,这种说法听起来非常幸灾乐祸,已经是非常赤裸裸的,不想让我过得太好emmmm,甚至听到我暑假的时候准备考试,下意识的反应是向现实屈服,唉,其实并不是没有和她提起过自己的规划。我有一些理不清楚,真的是她的工作磋磨改变了她这么多吗,还是说,她本身,就是这样的,唉,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和她提这个事儿,如果特意提,好像显得是自己过于敏感想得太多,但是每次听到都还会很不舒服,毕竟充斥着一种我不想让你好过的感觉。tzn最让我感觉悲观的不过于此,为什么我的朋友会变得有些图穷匕见,仅仅只是两年的时间,环境对人的异化作用是那么明显吗。
唉,今天是高考,大概是因为表妹今年参加高考,所以也格外关注一些,其实非常不愿意回忆高中三年,觉得过得实在不太好,但是幸好那时候的朋友现在依旧关系很好。也非常感谢,那三年最后的时光里面,是他们让我变得没有那么冷漠和抑郁。
感觉自己的回避型人格越来越重,本来就是从小就有,现在想想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从小父母就对我隐瞒很多事情,并没有正面的沟通吧,例如一些大人间的人情世故,虽然这样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童年的无忧无虑,而不是像许多人说的那样,面对父母的诉苦,孩子是无能为力的,却要被迫承受这一份焦虑和压力,从而怀疑自己。但是很多事情没有明说的后果就是,不敢正面表达和沟通,不敢大方地敞开心扉,例如我弟出生的事儿,算是我幼年的一件阴影,似乎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在与父母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我就不再争取和吵架,而是采取冷战的方式宁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
而到了现在,逐渐变成非常有边界感,很难建立亲密关系的样子,网上称之为回避型人格,发现所有特征自己几乎是条条都中,真是性格缺陷了,现在想想,真是更加认清了自己,捋清楚了自己的性格形成,也不知道这个缺陷会怎么样才能有所改善,真的会有一段关系能够治愈吗,记得本科舍友不管怎样都要和我把麻烦解释清楚,可是我觉得不舒服时,却不知道该怎样找她开口,尤其是觉得这个事儿是人性的事儿。大概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问题也不大,并且因为非常敏感,趋利避害,或许能够帮助我躲过一些麻烦事儿吧。
似乎还有一些东西需要买,还想换一个ipad壳儿,想把周边玩偶啥的全部都带回家里,大概收拾打包都是一件需要很久的事儿,还想要布置一下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