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文意,发现漏洞
按照通俗的解释:前两句讲看到庐山的面目,因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有多种。
第三句是说这些不同的面目都不是庐山的真面目,按道理真面目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就像川剧变脸那么多假面目下面,最后会露出演员自己的本来面目。
第四句的意思就是说前两句所描述的那些假面目,都是在山中看到的结果,而要看到真面目,就得置身山外来看。
这样漏洞就出来了:不妨先在脑海中升起一座庐山。
现在先横着(从正面)看一眼,然后再从侧面看一眼。好,请问你的眼睛是在庐山内,还是庐山外?
显然,横看和侧看都是从外面来看的,那就和第四句得出的结论“从山中看”相矛盾。
此外,横看成岭侧成峰,这种视觉效果并不是写实景,在真实的庐山,无论你是从山外还是山中看,横着看还是侧着看(其实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横和侧的标准),都找不到一个位置,能够看到这种山岭和山峰的效果。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类似^^^结构的理想模型。
作者只是想表达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景不一样而已,第二句进一步列举出了远、近、高、低四个不同的视角位置,也会看到不一样的景。
而远和近显然是距离庐山的远和近,也依然是从山外看庐山,并不是在山中看。就好比我们在北京城内的王府井和颐和园,你能说哪个离北京近,哪个离得远吗?显然你只能说北京外的天津和石家庄,离北京哪个远?哪个近?
高和低,并没有绝对的参考标准,所以可以是从山中看,也可以是从山外来看。
所以认为前两句是从山中看庐山,从而不识庐山真面目显然是不对的。
再来分析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使不联系前文,单独看对这两句的解释,也是有问题的。
我们一般的解释是:山中只能看到局部,所以不是真面目,想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就得跳出来,从山外来看庐山的全貌。
在山外真的可以看到庐山全貌吗?要知道,庐山整体是东北—西南走向,绵延30公里左右,假设最理想的情况也只能从地面上看到它正对着我们这面,背面是看不到的。要想从一处看到全貌,除非上帝视角。
可是在没有飞机没有卫星更没有电子地图的古代,除非作者能够腾云驾雾,是看不到庐山的全貌的。
好吧,算我太较真了,即使苏轼当时看不到庐山全貌,也不妨碍他从理论上想象出来啊!说不定有人穿越到宋朝,给苏老爷看了一眼手机地图呢!
就算是在山外能看到庐山全貌,难道全貌就是真面目吗?刚才分析过,真面目只有一个,而俯视庐山的全貌,难道就没有因视角的远近高低等位置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吗?
那如果全貌不是唯一的,那就不是真面目。
此外,就算是俯视的全貌是一样的。可庐山的面目除了观察位置的影响之外,时节不同也会影响吧,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哪个才是真面目啊?
还有观察的人不一样,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目又怎能一样?
综上可见,不识庐山真面目,并不只是因为身在此山中造成的。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之前对这首诗的解释是存在着很大漏洞的。要么就是苏轼的诗写的不合逻辑,要么就是我们后人的解释可能太浮于表面了。
我更倾向于相信,是我们太不了解古人了,而此诗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玄机,后面将逐步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