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不能被完美地规划的,转折总在不经意间。儿时的很多梦想,不见得一定会实现,然而存在便是美好。人生路漫漫,怎么的一生才是我们想要的?怎么的一生才是没有遗憾的?这个问题太难回答。或者我们都很难正面回答,然而反面的答案却可以有很多。读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也是阅读能带给我们的奖赏之一吧。
本书作者的工作是陪护临终病人,书里写了很多她照顾过的人的故事,一边讲故事,一边回想和感悟她自己曾经的生活。这是写得很真诚的一本书,在书中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的一生,唏嘘感叹之时,也让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如作者在书中讲到的,“我已经吸取了客户们的很多教训,并在我的生活中借鉴这些教训,我不必等到临终之时像他们一样后悔那些事情。”,“每个家庭都像一堂课,我再里面可以学到一些新的教训或者从不同角度来看的类似教训。”
后悔一:希望我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过别人所期望的生活
记得当时看到《无声的告白》这本书时,封面的那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回真正的自己。“,一下子就击中了我。是啊,我们怎么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呢?
后悔二:希望我以前没有那么拼命地工作
曾任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在我们眼里,无疑是成功人士。他在于樊登共读他写的书《AI未来》时,曾说过,当我得了那场大病,我突然觉得,我再也不想像以前那样拼命工作,我只想到我爱的人。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它可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能是全部。
《此生未完成》的作者于娟说:“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在我们的文化中,碌碌无为是不被鼓励的。生活的情趣,是需要用心感受的。养花、读书、干任何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都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他们的重要性都不亚于努力工作。
我们得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后悔三:希望我有足够的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
中国的文化受儒家的思想很大,克己复礼是其中的精髓。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不太被鼓励表达我们自己的感受。很多时候,我们被教育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牺牲小家,成全大家。然而,我们是人,活生生的人,我们会有思想,如果被限制得太过,便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记得看《幽微的人性》这本书,里面很多案例中的少年,有多少孩子是因为内心不被理解而走上不归路的,这与大环境下不鼓励孩子讲出真实的感受也有关系。
后悔四:希望跟自己的朋友们一直保持联系
朋友是需要经营的,久了久了,不联系的朋友真的就跟我们走散了,渐行渐远,直到,再也看不到。
那些真正的朋友,一定不能让他们走远了。有时候,人确实挺需要友情,有些事,跟父母、孩子都不见得那么好沟通,朋友间却是不一样的。
后悔五:希望我已经让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处在当下,很多人都会觉得压力很大吧!真正能闲云野鹤的人,少之又少。不管做什么,业绩很重要。大人有大人的苦恼,孩子也有孩子的苦恼,好像永远停不下来,像陀螺一样转啊转,然而永远难以心安。快乐,或许还是要于从容之处来体会的吧!不喜欢每天像赶场一样的做法,无论做啥,都难以做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