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每一天的力量
前言
时间是稀缺资源,随着年龄的上涨会越来越稀缺,尤其是属于自己的时间。那难道无解吗?
以前的我和你一样,一直被时间追着走,一直和生活来回争夺着主动权。
曾经觉得自己是截止日期大王,只要有截止日期的事情越紧急我干得越来劲,再然后,活儿干完了,我累趴了。成就感的停留时间很短,因为下一波焦虑已经抵达。于是如此往复,心理思索着,这时间要怎么才能够用?
很多人不一定会有耐心读完这改变的过程,那就先看看结果这道热炒,我再来上过程这几道需要细细琢磨的冷盘。
热炒
100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年的三分之一不到一点,总共12周,两个季节的交替和一个季度的更迭。
在过去的这100天里,我一共吃了713只”番茄“。
每一只番茄是以25分钟为单位专注精力去完成要事的工作方法。
在过去的这100天里,我一共写了100篇反思日记,12篇周反思,3篇月反思。
我自己都惊呆了,我从来不写日记,因为从来没写完过一本日记,于是后来就放弃了。当然我写反思日记的过程也不是提笔就洋洋洒洒能写两千字的,第一篇确实无从提笔,觉得哪有这么多可以记录的,也没什么值得反思和检视的,脑袋里想想就好。但其实当我写完第一个21天的时候,我已经发现了反思日记的力量。不带评判的检视和复盘,让我每天都拥了一次调整和进步的机会,而不是等所谓的年终总结和从来执行超不过几个月的新年计划。
反思日记是我们人生的纠错本。
在过去的这100天里,我做到了100天的早起。
我曾经以为这世界上有一类人不适合早起,而我就是那一类人。我的早起时间段集中在早上6点到7点半,没有夸张到4点,我觉得不适合我。如果我能坚持在6点左右的话,已经是很理想的个人作息了。固定的作息现在已经形成规律,我能够很明显的察觉到自己的能量高低,我高能量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情,让我坐上了效率的火箭。早睡早起这四个字听起来很容易,很养生,很中老年,可是它真的是根基。你每天如果都能做到,那真的不得了,因为这几个字是打开精力管理的四字箴言。
在过去的这100天里,我找到了我的三圈交集。
开始了注册了两年被冻结过三次的公众号,发文五篇,阅读数接近八千。也开了播客节目,4期,播放量一千多。这些数字很不起眼,放在当下流量的面前一文不值也很微不足道。但对我来说挺有价值的,因为我开始了,有我认定的价值观的方向,有内容和资源,这是一场马拉松,我们跑着呗。
我清楚自媒体的成功属于小概率事件,可是这抽奖再难,我也得把自己先放进抽奖池,你说对不对?为什么不可以是我呢?人生有些时候需要有蜜汁自信,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希望谁来相信你?我是非常真心诚意地喜欢所有凡人不凡系列的故事,每个人我都是亲自采访,每一个故事都是独一无二,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坚定的去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帮他们做个简单的记录,已经让我很快乐了,而且当看到很多大段真诚的留言向我涌来的时候,我是真的觉得这事做对了,而我才写了四个,等我写完五十个的时候,我还会是现在的我吗?
在过去的这100天里,虽然我人在欧洲,但是认识了非常多优秀的世界各地的小伙伴。
有每天四五点起来,用早起时间写公号且小有成就的世界500强风控高管;有要继续精进自己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有两个孩子还再攻读博士学位的老师;有自己创业还在不断总结写文章输出写了几十万字的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有远在加拿大已经功成名就退休当爷爷的企业家,还有很多很多个像我一样,对自己生活进行修正和改观的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小伙伴们,他们每天都高能,当我不想跑的时候,我看看他们我又会继续跑起来。我的时光旅人板块就是贡献给这些个可人儿的小伙伴,我会把他们践行时间管理的故事以采访对话的形式写下来,去帮助更多人在日常琐事的一地鸡毛面前有踮起脚向外张望的可能。改变随时都可以,主要问题在于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落实的方向。我希望我可以结合我所学和世界上所有时光旅人的经验,去助力更多人有改变的可能。
在过去的这100天里,我一共做了三场分享。
分别是我践行时间管理的第28天,第42天和第98天。每次分享的内容都不太一样,因为每个阶段我的感悟都不同。这三次的分享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我的名字和我的改变,这些人也见证了我从找梦,到发愿,到执行,从零到一的过程。素未谋面,但是每次分享所带来的的反馈都让我听见了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回响,夫复何求!
在过去的这100天里,改变不仅仅只停留在我的身上。
我的朋友,我的家人都慢慢开始有所改变。当我开始做了的时候,无需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劝说。
最后是这一切的秘密,请点右侧的链接 --> 时间管理100讲。
从第一讲开始,开启你的第一个21天,第一个100天。
人生的无常和有常时刻交替,有很多方面并不能为我们的意志所左右。撇开生命的变动不居,还有一小部分是我们所能把控的,这一小部分将会帮助我们抵御时刻会出现的风暴。唯有你稳了,看出去的世界才能波澜不惊。
感谢叶老师,感谢易效能,感谢同频的小伙伴,感谢遇见,感谢所有!
冷盘1
2020年4月13日,我第一次以非常正式和认真的姿态开始了时间管理系统性的学习。报名参加了第一期的时间管理训练营课程。下面是一些重要节点的记录:
5月23日打卡记录
这周写下了三圈交集,感谢过去自己的努力让这三圈交集的地方能出现答案。答案其实在心理其实有了很久,只是没有肯定一直在怀疑,也有些许的外界因素,但都过去了。这交集就是我的人生使命,我会带着这份使命去影响更多人。9年前,我实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梦想,从香港落地北京,从零开始打拼,从幕后到了幕前,自己感觉是全世界最棒的工作。3年前从上海去到巴黎,带着所有的希望,但是被生活的突发直接一路打趴到了地狱,还活着就好。从小被爱滋养着长大,身边人也用最大的爱让我重生,快两年了,我也做好了重新复出的准备。这一次,我的内心更强大了,我的使命是去帮助更多人活出更不一样的人生。
正式开始了自媒体的布局,平台账号注册基本完毕,还有些需要等待审核认证。从两年前就有一个关于点子的文档,我里面随手填充了很多念头,慢慢来,一次先做好一个。易效能的出现是一个惊喜也是一个机遇,我也会将时间管理类的输出放进我的自媒体号。
先做起来,不管有多少读者,听众和观众,都是最珍贵的存在。
里面记录的都是我所遇见的最真实的故事,有70岁放下所有决定只身来到巴黎学习的日本老太太,有横跨非洲大陆和毒枭打交道的巴西记者,有放弃建筑师职业去岛上买面包的教授等等他们都会被收录在凡人不凡的专栏下;另外一个专栏,我取名叫时光旅人,我会对身边一些践行时间管理,践行易效能的朋友进行采访和记录,写下他们和时光的故事,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践行的输出。所有文字都会有音频的输出,话筒是我的生命,必须继续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各大平台搜索”静听微光“-下周首发。
望请多多指教!
5月22日打卡记录
“开花结果都是一瞬间的,开花只开一下。其他时间都在扎根,哪怕只为了一瞬间的花开,也要平时默默扎根,不要苟且而活。”
无独有偶,在这近42天的反思日记里头,我也多次提到了植物。在巴黎开始正式禁足前,我们已经提前一周开始禁足了,买了很多种子和土,亲手播种,每天呵护,高峰期每天光浇水就有得忙活,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开始了捉虫之旅,很苦恼。
我摘录两段之前的观察笔记,和大家分享,读来还是很感慨。
2020年4月20日
这些天看着这些植物静静等待,从种子破土而出需要多大的力量,但是他们在出土前都静静地等待着,时机一到,蓄势待发,像极了人生。这些绿油油的小家伙给了我很多力量这段时间,他们不急不躁,每天都在长大。我们摸不着时间,但是看着这些植物我们能够发现时间的痕迹,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生长,用尽全力,但丝毫不匆忙,不慌张。要向这些优秀的植物们学习,毕竟他们是真的人类的老前辈啊。
2020年5月18日
这两个月来我们种了很多植物,能吃的不能吃的都种了,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才种子到出苗的那段时间,很惭愧生长在城市对于四季交替,植物运作的规律上的认知犹如一个外星人。种子种下去后,天天盼出苗,着急啊,怎么这么急啊巴不得种下去隔一小时就长出来果子,可不要笑话我。我每天都看着这空空的土地,等啊盼啊~终于喜出望外的盼到了一些种子破土而出,真的是破,土,而,土,他们顶开头上一层层厚厚的泥土,然后直起了还弱小的腰杆,看着都敬佩。所有的时间都是用来做准备的,不急不躁,待到长须扎根淤泥之时,便是蓄势待发之日。你们太了不起了!
最后再来分享一个我之前采访的故事。
“我遇到过一个研究植物,发明阳台花园的教授。她匆匆从田地里赶来,接受完采访便心急火燎的要走开。忙着跟我道歉,说不能相陪,因为现在是播种的季节,只有一个春天,不能错过。“
她的这句话给我当时像陀螺一般旋转的生活节奏敲响了一个警钟,我仿佛听见叮的一声。我当时逐渐开始明白人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但是关于这个选择依据什么去做不置可否。如今,又长进了些许。
我的兜里其实还塞满了很多故事,日后会陆陆续续倒腾一些分享给你们。继续汇报自媒体相关的进程,前天是敲定了第一个采访人,昨天是基本确定了自己想写的领域(我想写很多东西但是我没法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像八爪鱼一样什么都做,最后什么都不精。正所谓垂直深耕,做减法,做选择,删除,搁置,不断回响),也对各大平台做了一个简单初步的研究,手机上也下载好了,关于名字还没有太确定,很喜欢静听微光这个名字,有我自己的名字也有比较好的寓意,和我想做的也契合,但不知道在这个以个人IP著称的年代,我的这个IP看起来不是吻合。我得再思考一下,也请各位如果有想法,可以给我分享一些你们的点子。
5月21日打卡记录
我其实平日并没有写作的习惯,有些时候对于有些事件会记录下来,每次事后阅读都觉得应该都要去记录的,当时的感受现在其实是回想不起来的,只能感受大概,但是写下来就能帮你记住细节。
2017年末我带着所有家当,简装出行,从上海一路北上,历经21天抵达了巴黎。这其实是一段旷世的旅程,我走过类似的一些旅途比如川藏线,比如东非三十多天飞了十六次的出差,再比如埃及全境一个月的冒险,但都不是一个人,而2017年那次我选择了用一个比较特殊的方式去开启我即将开启的新生活,也给自己在路上拾点勇气。当然出发准备前其实有点反悔,我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自己,好辛苦啊。但是鉴于和太多人说了我要坐火车穿越西伯利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己追吧。我今天想分享的是当时在列车上关于过国境以及遇见贝加尔湖的一些思绪。我自己会看都觉得不可思议,我记不太得细节了其实。所以记录真的是很重要。
2017年10月21日上午9点
*时区完全搞晕了
根本不知道现在几点了。我还是北京时间。俄罗斯分好几个时区!
搞半天还是在一个时区啊!北京时间ing!
起了个大早在提着壶去打水的时候,贝加尔湖就毫无预兆的出现了。这是贝加尔湖呢~但我手里提着壶呀。想起了尼罗河,这是尼罗河呢,我刚洗完的衣服还是要晒呀!再美的景色都是路过,只有生活本身才最重要。
于是就沿着湖边走了有四五个小时,列车员说我们只是沿着湖畔走了一小段。当火车靠近湖边开过时能看见清澈见底的湖水。路过的都是田野乡村,一幢幢沿湖而建的小木屋被涂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时而还能看到有人在钓鱼。路过几段连树枝都没有的湖景时真的感受到了这个蓝色的明眸魅力所在。
火车蜿蜒交错地走着,路过时而靠着湖边时而躲进森林只能从树的间隙中发现那些许的蓝色。列车员好心为我打开了车窗,贝加尔湖在列车行驶方向靠右的地方。外头已经零下,景色动人的人同时也非常冻人。想着江军一个人是怎么穿过这贝加尔湖的。实在是好生敬佩。那是人类在选择挑战自然,那自然选不选择你就全看你的命的。所以江军说得对,是贝加尔湖选择了他,也成全了他。
2017年10月20日 贝加尔湖
终于入境俄罗斯,接下去就要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驰骋了。
列车入境一般都在半夜,海关和边检上蹦下跳开箱检查拆柜子敲墙抬床,全套呈上好不热闹!
尤其是配上俄语,那眼神那装扮,我都想好了台词,身临其境如同谍战片一般。
只是每每半夜,在最困最饿最冷的时候让你爬出被窝起立对答实在是消受不起!
戏演完了,明天到伊尔库茨克,绕着贝加尔湖走。
已和列车员预约了左侧车窗的佳位!
好梦
旅途的意义不是走更远,看更多,其实是个回程,终点是自己的心。路上遇见的那些人和那些事都变成了你的经历和体验,带着这份体验回到现实的世界,去决定怎么个活儿法。
我都会整理输出到我的个人公众号上,来汇报一下我的准备工作,昨天敲定了我要写的第一个对象。我的公众号的名字是静听微光,我原来做记者采访过成百上千的人,平凡人,名人,官员,政要都有,不分国籍,最打动我的依旧是人性的光芒。所以在我眼中,平凡的小人物可以看做是一道道微光,我相信故事的力量,这每一道微光将变成我们心中的光芒。
去记录,去反思,去分享将成为我终身的实践,请多多指教!
5月20日打卡记录
昨天还做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现在是早上,我来回播一下昨晚我记录下来的内容和当时的心情,内容关于三圈交集。
2020年5月20日 22:38分
有点小激动,断断续续从吃完晚饭开始写三圈交集,其实不是第一次写,今年年初的时候写过一次,当时的草稿找不到了…想起了叶老师课程里提到过的人生中花在找东西的时间累计有三年。我再也不要过这样的人生了,其实从2017年起,我就开始了整理之路,这是一条不归路,整理干净后就再也没法回到过去了,信息整理也是一样,其实都没好意思说说自己的缺点,我有九年的照片没整理过了,我其实就是导出存到盘里,也没看过的。就是这样,但真的不能再这样了。
好了,回到三圈交集。我又去听了一下十周的课,边听变想,回过去再听,有一句话很重要:
于是我开始写,我把自己放到之前让自己快乐的情境中去,回顾自己的优势和感觉有意义的事件,我填满了三个圈。非常紧张开始从两个圈中间找交集,害怕会找不到。于是慢慢的有两圈交集,再到三圈交集,最终我的人生使命是两个标签:分享,故事。这是我其实从小一直做到长大的事情,非但没做厌还越做越喜欢,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除了工作之外和我的公益项目外,我大部分都是点对点,小范围的分享,连朋友圈都懒得发的这样一个人。所以没有系统性的输出,因为没有受众所以没有鞭策,想什么时候偷懒都可以。我很多年前咬牙发誓我一定要做节目,于是注册了公众号,冻结了两次,解冻了两次,错过了无数自媒体的红利期。但是这次不同了,我一定会坚持输出,先从能做的地方做起,能有一个观众哪怕是我自己都会坚持输出。我的三圈交集有幸是我的成功因子,我若不坚持,谁替我成功?我若有幸将它变成使命,那必须从今天就开始播种,开干!
训练营的各位同学,你们都是我的见证人,我在训练营里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平凡的,厉害的,有绝活的同学,每个都是宝贝。我放上了一张我公众号的二维码,0篇。我们一起见证从0到1的过程吧!
冷盘2
28天班会分享
现在我来具体说一下我在训练营的一些收获和感想。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尤其在工作上,因为我们要拍摄,剪片子,我对于每个作品的要求都特别高,有些时候都是完美主义,尽管我知道不能所有事情准备好了再开始,但是这一点上还是需要时时刻刻非常刻意的提醒自己,不要完美要开始。所以有些时候当我没有达到自己要求,或者没有完成自己预期的工作量的时候,我就会出现自责和内疚的心理活动,这样的情况还挺经常,我其实一直没有找到原因,我一直往一个角上钻:我是不是不够努力,我是不是还不够勤快,我是不是还不够自自律,然后往往越想越自责。在这次的训练营里我找到了药方,三句话:事情是可以做不完的;要接纳自己;慢慢来比较快。这三句话不到10秒就能念完,要悟明白可要花些时间。
关于在自责这块的转变,我每天只选和目标相关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我目前还做不到三个月和1年的,但是会开始实践,我目前还是按照两周到一个月的目标来操作的。开始的时候我安排要事,时间预估上很迷茫,我怎么知道这件事要多久呢?所以就出现了有些天安排的过重了的情况,因为实际番茄数完全超过了预估,有一次最后一项任务花了六个番茄钟都没搞定,那天下午晚些时候就有点累瘫了,出现了一小波的情绪和行为反弹,什么都不想做了,自责感又出现了。于是次日的课,就关于预估时间的方法问了叶老师,叶老师给出了九字箴言:多预估,承诺少,做更多。我后面就按照这个口诀去做预估和排序的,没有再出现崩溃和累瘫的情况。
其实还有很多其它收获,虽然名字是时间管理,其实是从最简单的步骤开始教你如何管理人生。后面大家还会听到关于项目的拆解和情绪的管理的指导,我觉得把背后的道理讲明白了。
42天结营分享
我受益最大的的三个点分别是:思维,情绪和心境。
首先,关于思维。原来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现在回看像极了同时扔四五个球的杂耍演员,虽然表演的不错,还有聚光灯的光环,但是一刻都停不了。其实我原来一直都觉得事情是可以做完的,做不完是我自己的错。很幸运的是在课程的一开始,叶老师就提到了事情是可以做不完的,也是不可能都做完的,我们需要根据二八法则围绕我们人生的宗旨和八大关注去做这个选择,做完那百分之二十就好。我感觉我在那一刻被彻底唤醒,打破了原来和自己相对僵化的关系,重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非常友爱的关系,在这份新的关系里,我不会再做自己的差评师,因为我明白了要完全地接纳自己,接受事情是完不成的,自己偶尔状态是可以不好的,不用365天每一天都效率一百分,我们是有权利去按那个暂停键,告诉自己,休息一下没关系的,第二天我们继续出发。我之前完全跳过了这一步不加评判的反思,直接上来就是自责。所以我觉得感受到了一种彻底的解放,一种新世界般的自由。
第二点是关于情绪,有一节课说道了关于潜意识,我们如何被潜意识牵着鼻子走做出了很多事后反悔的一些事情。我觉得这个关于情绪的知识点非常的宝贵,因为我们之所以进步和变向成熟是我们开始反思和做出修正。但是察觉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知识点特别宝贵。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很多情绪其实都是后知后觉的,并且也没有后知后觉之后的反思,往往就这么带过了。我把一个关于情绪的修正点放入了我的日检视清单里头,我有意识的在一些事件中去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从后知后觉的反思开始,到有些时候可以当知当觉赶紧收住,我希望慢慢有一天可以达到先知先觉的状态,我想这会需要很多时间的修正和刻意练习。
第三点是心境的转换,也正是所谓的境由心转。经过这些天的慢慢修正呢,我觉得我看待或者对待很多事情的态度和感受到的反馈都不一样了,比如我觉得身边的人变得更可爱了呀,和自己的关系更好了呀,有些时候特别是一周过完后能感受到巨大的满足感呀,还有今天我看到有一朵云在对我笑呀,我觉得我的世界被加了层美化的滤镜。我们在课上提到了关于线上人生的概念,让我联想到了关于生命的有常和无常,其实生命是变动不居的,线上人生的好的习惯当它自动化和我们融为一体的时候,我们其实多了一层盔甲,在无常到来的时候,我们有这样一个砝码,可以有这个可能去重启。我很感恩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叶老师和团队能够输出给我们如此有意义的内容。还有课上提到的生活中的那些小确幸,那些花开,叶落,日出、日落在我们有心有意的观察下都变得好特别,这些小份的确幸合起来就是幸福了。我的番薯叶已经两米多了,我特别自豪。
最后来说说新的标签,我将开启全新的自媒体生涯,想开始很多年找个各种理由,这次一定要开始。我各大平台的用户名都是:静听微光。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我原来做记者的时候发现平凡小人物的真实故事最有力量,也最能打动人,他们像是一道道微光,我相信故事的力量,这些道微光会变成光芒去照亮更多的人。这是一个生活成长类的自媒体,里面也会包括关于易效能时间管理的继续输出。从一个老媒体人到新自媒体,我也是归零再出发,你们都是我从0到1的见证人,谢谢你们,感谢这21天,甚至有些人是42天的陪伴,再次感谢叶老师和您的团队。希望大家之后的生活都能顺遂。
98天分享
我来说一下对我来说很重要的改变,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白精力和能量对于做事的重要性。我最早在听喜马拉雅音频课的时候并没有实践早睡早起和反思,但恰恰是这三点才是系统的根基,所以所收获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践行过程中我慢慢发现,早睡早起和反思其实能量更大,为什么这么说?早睡早起反思这六个字给我打造了一个驿站,我也是在践行的过程中慢慢悟到的,每次我能量不足的时候我都会回到这个驿站,把自己整顿好了再重新出发。而这个驿站是住在我心里的,我随时可以疲惫的进去,精神相对饱满的出来。所以我更强大了,这份强大是从我的内心深处蔓延开来的。
第二,关于反思。我从来不写日记,不会写,也觉得没必要。所以开始写反思日记的时候,觉得没啥好写的。写着写着发现,我的天哪,我脑子里有这么多东西啊,再到后来,雷打不动早上写,天不塌我不停的气势。为什么?因为可以及时的修正自己,包括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计划,对别人的态度等等。每年到头我们对年终总结都很有印象,开头第一句话大家都写啊,时光飞逝,一年又过去了!有没有!哈哈哈反正我每次开头都这样写。一年到头谁还及得自己干了什么!要回顾总结一整年太难了。反思日记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及时的纠偏。不带评判的检视自己过去的一天,把没有做到位的地方在脑中复盘一下,写下下次可以怎么改进。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一点一滴,塑造了我们和别人不一样的一年和十年。还记得我们以前学校里的纠错本吗?反思日记是我们人生的纠错本。
第三,关于人生的意义。21天训练营里叶老师有很详细的讲到关于利他和大爱。很多你听起来觉得没有必要的立意很高的点,比如意义类的,对社会对世界的贡献等等其实都是我们每个人绕不开的需要思考的话题。我以前做过一个公益课程的项目,让我特别开心,特别持续和纯粹的快乐。我觉得我只是给予,但最后我才是收获最多的那个人。真的,当你怀着利他和大爱的心去做事的时候,其它的一切都会朝你回流。我还没有看过能断金刚这本书,也是叶老师课上提到的,里边的种子法则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的一个大收获,是我开始了我想了很久从未开始的自媒体项目。在课程中, 我很有幸找到了自己的三圈交集,也就是优势,意义和快乐的三圈,我的交集里面的关键词是故事和分享。所以在6月中我重新开启了我冻结了三次的注册已久没有写过一个字的账号:静听微光。静代表我,听是聆听。微光呢就是我所遇到的或者听闻的发着光的平凡人他们虽是凡人,活法很不一样,做了很多非凡的事情,我想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分享给更多人去思考人生不一样的可能性。还有个板块叫时光旅人,会去写践行时间管理的人们,他们是怎么用更实际的方法把自己的梦想落地的。
还有太多其他收获,我觉得这门课其实不仅仅是时间管理,更是人生管理。我们管不了时间也管不了他人,但是能管我们自己。不要小看每一天的进步,哪怕只有0.1%。每天都做好一件事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多时候我们都身不由己的被卷入社会的洪流之中,选择权不在我们。但是回望这过去的将近100天的时间,我能说我每一天都过得挺明白的,我知道自己在干嘛,我知道我要去哪儿。如果这100天的改变都能这么强大,我相信一整年的改变会是翻天覆地的。很道理听起来好像蛮简单的,但是你有没有做呢?有没有做到呢?做完后有没有反思呢?这三个问题是三个阶段,你所突破的每一个问题答案的背后都是不一样的心境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