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勤奋,却总是敌不过惰性;想努力,却总是陷入低效的状态;想精进,面前却总是弯路不断;读了很多书,都忘了;付出很多,努力都白费了。
2、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
3、你若放弃了成长,五年、十年后的你肯定还是老样子,但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
4、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5、人的天性就是趋易避难和急于求成。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6、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7、焦虑的根源就两条: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8、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
9、人生就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10、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
11、高手学习的方法: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12、一个人若没有人生目标,纵然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也会像一个迷失的人一样,内心没有喜悦、生活没有激情,甚至会厌恶自己,因为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12、小事听脑,大事听心。
13、学习不是一味的努力,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的边缘。
14、低水平的勤奋,投入越多损失越大。
15、“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
16、“缝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是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
17、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18、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
19、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20、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真实的改变。
21、主动的回想测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比坐在那儿被动地重读材料要好的多。
22、刻意练习的四要素:定义明确的目标、极度的专注、有效的反馈、在拉伸区练习。
23、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严格的按照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
24、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
25、思考很重要,但光想不做,贻害无穷。
26、如果你觉得别人讲的道理有理有据,而自己暂时无法反驳,碰巧自己又非常想做这件事,那就相信他们说的是对的,然后笃定地行动。
27、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学习。
28、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29、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
30、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人。
31、一旦认知上想通透了,行动时就不需要大把大把的意志力来支撑了。
32、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学习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
33、习惯做“情绪决定”的人,凡事倾向于半途而废,而善于做“理智决定”的人则更容易让想法变成现实。
34、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
35、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36、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看多了之后,就能借助他们高明的视角来提升自己选择的能力,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不就是各种选择的结果吗?所以阅读改变命运,就是从改变我们的认知和选择开始的。
37、在初读的时候,一定要让兴趣、难度、需求三者尽可能匹配。
38、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
39、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要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40、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重新讲出来。
41、时长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潭死水。
42、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
43、痛苦哪里是什么坏事,那简直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信号与提示。
44、清晰力才是行动力,目标越清晰,行动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