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人物出场·贾宝玉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名著《红楼梦》第三回节选《林黛玉进贾府》,其中对人物出场的描写方式可谓千变万化、摇曳生姿。为后世的文学赏读与创作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出场前的侧面勾勒——黛玉心中的宝玉
王夫人: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黛 玉:(听母亲说)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黛玉:(心中纳罕)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
出场时的肖像描写——黛玉眼中的宝玉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二人认识上的同感——似曾相识
黛玉—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心理描写)
宝玉—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语言描写)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他面容明朗,流光溢彩。月与花本已美丽,而中秋之月,尤为圆润清朗;春晓之花,尤为鲜艳润泽。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这里作者一连用四个比喻。整齐的鬓发,茂密修长的眉,直率可爱中透出勃勃英气;而红润的面色、灵活多情的眸子,又有几分女儿气。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这种奇特而美好的表情,只可能出现在宝玉的脸上。他纯真无比,崇尚青春美与自由美,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他同情女子(上至贵族小姐,下至地位低下的丫鬟)的悲惨命运,“专能和女孩们结交”。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第一句仍然是写他的俊美,但在俊美中带些大家子弟的养尊处优之态。宝玉从小生活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这样写是符合他的身份的。第二句仍是写他的多情善感,与“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