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啊,我在这里见到你”,笔名木秀的人说。那是四年前的暑假吧,在qq华夏宗亲群,我与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结识,网络因缘一线牵。在两千多人的网络集体,而且绝大多数人是化名聊天,头像也是假的,真的有缘。
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qq、微信进入生活,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一些不善言辞的性格内向人士可以在人前尽情表达,隔着屏幕,是那么的坦然,那么自信,同时慢慢找到了精神生活的快意!
这个人是我同村同房的大哥,是我远房的同辈兄弟之一,在几百人的村里同房兄弟中,大哥是最年长的那一批人之一。
木秀大哥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前在本县一所高中任教。在城里已置备有三房两厅房产,儿子远在川渝工作,并在那边娶妻生子。“我现在名义上退了,还忙得很呢!”因爱人文化低,去外地帮忙照看孙女自然就落到木秀的身上。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意谓树木虽高至千丈,飘落而下的枯叶还是要回归和树根在一起。比喻事物终究有一定的归宿。后多喻指客居他乡的游子,最后终归要返回故里。大哥木秀如今已退休,依然朴实低调,回到老家,开始了耕读的人生。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长久的拥有就是幸福。刚上初中时,当我拖着一大车行李来到学校报道,恰好宿舍还没安排好,老师也说了今晚先不上课明天再来的通知。学生来了又走的,行李拿的少并不困难,但对于行李多的人,跑来跑去太麻烦,所以很多人都找一些熟人托管行李,同村的、同班的、有亲戚关系的。
没出过远门的我,一时很囧哦,不是说找不到人,主要还是怕羞,拉不下脸来叫人。我最在乎的是别人看人的眼神,和人打招呼时总是低眉垂手的。天色很快要黑啦,我不得不硬气要去找别人,从校道走到水井那边,刚巧看到当时在这里教书的大哥,一身白衬衣,戴着草帽,正推着单车从台阶下来,我怯怯地打了个招呼,“我要回家了。你把东西放到我的柴房吧!”他一看就知道我的来意,“就是这里上去第一间,门没锁的!”他用手指了一下,然后上车走了。我顿时像得到莫名鼓舞似的,心里暖乎乎的。轻手轻脚把行李拖进了大哥的柴房,依次码放成一堆,旁边是另外一些人的行李,走时转身把门拉回并将锁牌扣上,没有锁上,大哥说村里人可能还有要放进来的就不要锁了。
岁月不居,时节不留。在去凤翔联宗前,木秀和我找到了一帮人,一群对“我从哪里来”感兴趣的宗亲,一群有时间有能力的研究人士。一种共同的目标,让人们走到了一起。钟鼓走近宗亲,据说钟还是木秀的学生,初中时的语文老师。谈家谱,筹办研讨会,实地考察碑记,“我一大早就进山在树林里翻找查看墓碑,路上遇到人,别人还以为我是去找菌子呢?”一说起来,木秀大哥感慨地说。
大家来自不同地方,因没有办公室,大部分时间只能网上交流,接触的人多了,木秀也有与一些政见不同的辩论时候,有一次华某听木秀的话——你去我就不去了,以为是针对自己组织的外出活动,勃然大怒,叫嚣可找几车人过来,网友误会了自己,还叫骂不停,说自己是“假秀才”。木秀平心静气表示,你最好看清楚一点。后来其他网友插嘴,说华某喝多了,说木秀是因为有个老乡要回去。第二天,华某意识到错了,才赶忙向木秀致歉。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凤岗镇栗木村,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汽车在弯弯曲曲的田野上奔驰,其时已是早春,树木吐翠,油菜花飘香,虽气温还比较低但大地一片绿意盎然。时尚靓丽的房子,一栋栋,一排排,一片片,花团锦簇般散落其间,该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艺术人才荟萃,尤其擅长书法,承传书法的优良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素有"文化之乡"、"书法村"之美誉。
汽车在一栋二层半小楼旁停下,此行我们的访问对象——鸣哥早已站在大门口,一一与我们拉手,又指导停放好车辆。鸣哥说起家谱,唾沫乱飞,“某姓人家神台上大书:左昭 右穆”,他们竟然忘了这是人家的祖宗!”一脸鄙夷样子。这是我、木秀以及钟鼓早年慕名拜访鸣哥,他给我深刻的一个印象。他不仅仅是说说,还小心翼翼打开层层包裹的簇新匣子,捧出装帧精致的浅蓝色书籍给我们看,竖排字体,手写的小楷,字字匀称,毫无涂改,点横竖勾,笔锋苍劲,力透纸背。木秀大哥不禁拿出手机要拍摄,鸣哥提醒,“一般人我是不给的”“既然你们远地赶来,诚心诚意。我就破这个例了”“如果需要,就拿回家看几天,周末给回我就行。”
鸣哥家属于典型的书香门第,祖父曾是某中学的校长,家教颇严,子孙也争气,都能写得一手好字,鸣哥还曾经在市里办过校,近年回乡创业顺带照顾正上中学的女儿,周末在县城办一个书法班,传授指点、发扬国粹,同时也是贴补一下家用。酒足饭饱,我们走进鸣哥的书房,一幅幅作品或悬挂或包裹严实,暗暗咋舌,参观、欣赏、评价,一个农民,家庭里单独设置一个书房供业余写字用,意义非凡,难得一见!木秀指着一幅草书沁园春雪说:“”,肯定之余,委婉提出个人的见解,流露豪爽一面。
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也热爱他。木秀积极参加族谱修编、捐资慰问、教育奖学等公益活动。当讨论起这个始迁祖这个话题时,木秀多次讲古人名、字、号的称谓:益(号伯),益是名,还有有字,古人还有表,还有号。不管怎样,反正各村做好自已支吊线图,大家碰到一起研究下理得清楚。热心修谱源于木秀的父亲的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