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刚出来时,我们信心满满,我们心比天高。
一段时间后之后,那种状态转折成了一种缺失,多虑哥和自信弟大打出手,是许多人都不可避免的经历。
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有这样一句话: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这句话我简直不要太喜欢了。
在《史记》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欲攻打赵国,赵孝成王派平原君赵胜到楚国求救。
老赵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之后,发现还差一人,这时一个叫毛遂的人站了出来,进行了一次酣畅淋漓的自我推销。
于是,后人就用毛遂自荐来形容一个人自告奋勇。而主导人自告奋勇的背后,往往是强大的自信心。
我们来看看,什么时候或者什么场景之下,我们会缺乏自信心。又如何开始,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辞职与找工作
8年前有个朋友,曾跟我掏心掏肺地讲过他的苦恼,说他们主管布置的工作过于复杂,凭自己的能力难以胜任。为此他说,现在干也不是,不干也不是。
他原本是公司的维修人员,由于技术过硬,公司提拔他做部门主管,可这位朋友除了技术好之外,也不会做交流。
一段时间之后,他的状态不仅没有一丝好转,反而越来越焦虑。
常常告诉我,说自己除了技术啥也不懂,除了会干活,啥也不会。
说想辞职,但出去又不知道干什么。而且家里边压力也大,两个兄妹都在上学,父母虽然在城里,但也是做苦力维持生计。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在烦恼与焦急中度过,直到他们部门来了新同事,他才松了一口气。
以前他们这个部门对管理岗位的要求不高,而且主要是从内部筛选,但现在至少都要大专以上的文凭。
二、武术课堂
2017年我从广东北上天津,在一家拳馆教学,那是我第一次独立教小孩子,以前带大课都是成人。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个8岁小孩,刚开始非常胆小,他爸爸离他的距离不超过十米,但是他直接汪汪大哭。
前半个小时我硬是拿他没办法,幸亏他们到得很早,不然真没法上课。
临近上课前,我以小孩子的角色去和他接触,他的紧张(戒备心)瞬间就消除了。在短短的3节课中,就化身一枚小硬汉。
不仅学东西进步神速,而且学即等于用,实现课上,面对比他高大的孩子,即使被打倒,1秒钟不到就爬了起来。
至于同龄孩子,甚至比他先学半年多的2个同龄儿童,齐上阵都无法与他抗衡。
而同样的课堂里,许多大龄儿童,却很难改变。多数内向的小孩子可以越挫越勇,但年龄越大的孩子,甚至成年人只会越来越丧失信心。
后来发现,是他们心里的事太多。所有的想法大都汇集到一处——有碍于面子。
三、其它情况
1. 恋爱当中,有人中意另一个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虑的方面越来越。
比如:
我长得不好看,他肯定看不上我。我家里没钱,她怎能看上我呢?
我该怎么跟他说呢?他会不会瞧不起我。为什么她半天不回消息,是不是…
2. 生活当中,一个人觉得孤单,一群人又觉得难堪。面对聚会或者会议,心里七上八下;路过人多的地方,希望自己早点躲开众人的目光。
比如:
对面坐着一位前辈,心里总是想,我要是说错话怎么办?感觉坐在他们面前,压力特别大,甚至有时候身体都在发抖。
主持人让我上台分享,可是我从来没上过讲台。我不像他们那样能说会道,肯定会被人笑死,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四、自信是你人生最高的门槛
其实这些不自信的表现,只是我们周围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诸如创业或者完成普通任务的时候,畏首畏尾。
当一个人失去自信心的时候,会找一万个理由停滞不前。
比如我以前有人告诉我,我也想学几招防身,但是年龄大了、但是我笨、但是我…
包括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听到不少关于写作的话题,有人说,我也想学写作,但是文采不好。
或者,我文笔不好、我没有天赋,我想学但是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下手、不知道…
人生一切的可能,都在自我否定的意念中被深深埋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想得太多。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去对待这些问题,会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五、成年人如何面对不自信的问题
比如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换一种角度去思考:这个岗位虽不是我的强项,但我可以去学。我该向谁学习?我该如何去学?什么时候开始学?
这样的问题一定能促使一个人进步,哪怕他改变像蜗牛一样缓慢,但他依然在前行。
今天说到这里,该休息了。愿每位看到结尾的朋友,把所有的担心换为一个又一个小举动,一点一点的去完善自己。
未来,让自信助选择一臂之力,让成长在生命中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