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中文故事

我们回忆一下,当你的孩子刚开始牙牙学语,往外冒话,他说的很不清楚。当他叫姥姥时说“咬咬”,全家人是怎么反应的?肯定是狂喜,扑上去发自内心的高兴,是不是?有没有人一听到孩子咿咿呀呀冒话了,很担忧他说不清楚,立刻纠正说“你这说的都不对,有问题。”

我们就以这样的心态去迎接孩子学英语过程中每一次开口,只要张嘴参与英语学习任何活动,一张嘴你就应该狂喜。不要擅自提高要求,又是精准翻译,又是语言组织能力,在接触一门新的语言时,这么要求孩子就是破坏兴趣,要是你,你也做不到。

那么第一天中文故事怎么做呢?

中文故事的目的是呈现故事的画面感,而不是中文翻译。画面感对孩子理解这段陌生的语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画面感是整体输入的,只要讲出来那个画面即可。至于讲的中文是否是英文的对应翻译,句子顺序是否一致,有没有漏掉内容,都不重要。也不需要反复讲,中文故事只讲一遍即可(可以边讲边录音)。

以最平和的心态,像玩儿一样来做。是一个温馨的故事时光。你可以讲90%,甚至99%都是你讲出来的,但是一定要不留痕迹的帮助孩子,还要让他以为是自己讲的。重点强调:一定要营造出来一种错觉,让孩子感觉到,是他自己讲的。

什么样的老师是个天才老师?天才老师就是不留痕迹的把孩子培养成天才,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是个多么牛的老师,将孩子打压的什么都不是。后者是非常糟糕的老师。

怎么能做到,让你在带孩子讲中文故事时,或者任何学科辅导孩子时,都是让孩子觉得他自己就是个天才,而不是爸爸妈妈好聪明好厉害是个大天才?

讲故事时,你不留痕迹的把故事都讲出来了,孩子即使只说了一个词,最后你要说,你把意思都说出来了,看来你都懂了。虽然孩子说出来的很少,但是你给他输入一个意念,觉得自己很厉害,增强信心。另外他会觉得,跟妈妈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很美好。留在他情绪记忆里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儿。

好的家长,好的老师,一定要会给孩子催眠,不论现在她在什么基础上,让她觉得自己其实是天才,那慢慢的她一定会成功。你为什么要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是个天才呢?

第一天要做的是大量聆听,和讲故事。讲故事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非常重要。是整体画面感的输入。千万不要拿着译文来读。为什么有译文呢?那是给没有英语基础的孩子看的,不是给孩子看的,不是给孩子看的,不是给孩子看的。。。也不是直接读给孩子听的。中文故事,是从爸爸妈妈心中直接流淌出来的画面,又让孩子感觉到是从自己心中流出来的。

常见问题:

1. 可不可以用中文提问,比如:鸭妈妈有几个蛋?

答:不要做。因为没必要,不需要。再次强调千万不要做,也不用做。。。。这些是初中阶以上用英文提问的方式。暂时不用提问。你就不留痕迹的直接讲出来就行。

2. 可不可以跟孩子说中文翻译?

答:不要给孩子提“翻译”这两个字。全程没有“翻译”这俩字眼。强调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讲故事”。将故事的画面感带给孩子。

3. 可不可以借助点读笔讲中文故事?

答:每个任务第一天,所有的重头戏,是给孩子整体输入,带着故事的情节去听音频。不是带着点读笔去读。非常执着的家长有一个误区,觉得点读笔效率高,可以让孩子认识词语,点到哪里就认识哪个词。学习英语是习得一门语言,不是积累一些词,句。

一个启蒙阶段的孩子需要一个场景的输入,一段一篇有画面感,整体的输入和浸润,让大脑的神经网络与这门语言链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