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茫中读完这一本书。书中有的内容看不懂,因为背后关联的历史背景自己不知道,所以只能算是走马观花的读。但也有的地方读的很投入,让我印象很深刻。作者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没有丝毫寂寞,直觉得充实,他把生活过成了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到达峰顶,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透过景象看到背后蕴含的真理。他把人进行分类:穷人和富人,房子越豪华,奴隶越多则越穷。他认为这些身外之物是累赘,会束缚自由。无自由可言,何谈富裕?
林中的一位近邻,他评价此人就是个“自然科学家”,由于没有受过教育,因此说的没有做的多,但他是个“宝藏男人”,在严冬钓鱼就像是夏天钓的一样的,还懂很多耐人寻味的技能,真的是大自然的儿子。
人对自然应该心生敬畏,感恩自然赐予食物、水等一切。恶意的砍伐树木、破坏湖泊、河流,这些行为可耻、可恨。
一场细雨后,青草更青。我们的未来也是这样,当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它便会光明起来。如果我们常常生活在“现在”,对任何发生的事情都能善于利用,就像青草承认最小一滴露水给它的影响;别让我们惋惜失去的机会,把时间耗费在抱怨中,而要认为那是尽我们的责任。思想的高度决定了眼界,只有这样的想法才能不被世俗羁绊,才能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作者离开森林和搬进森林的理由一样,认为生命应该有不同的色彩。在荒野生存的日子让自己看透了大自然的神秘和馈赠,也体验了不一样的人生。或许两年就是一个轮回,接下来换另一种方式去追求自己的下一个梦想。就像作者所说,大地的表面是柔软的,人走之后会留下足迹;同样的是,心灵的行程也会留下足迹。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着他的梦想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本书中很多写景的章节,其实蕴含了很多人生哲理,但普通大众境界不够,还不能身体力行,只能遥远的遥望。只能当做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人生千姿百态,无论做何种选择,都要善良、真诚!
虽然时光流逝,而黎明却永远不会到来,这就是明天的特征。让人目眩的光芒,犹如黑暗。唯有我们觉醒之际,天空才会破晓。破晓的,不仅是黎明。太阳只是一颗晨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