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晨读】Day160
2025.3.14 星期五
1、《少有人走的路》P65
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2、真正的爱是一种“主动的给予”,并不期待回报,而是为了让对方成长与幸福。—— 心理学家 弗洛姆《爱的艺术》
3、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4、规则是用来保护的,而不是控制的。
5、【享乐适应效应】
是指人们在获得某种快乐或满足后,会逐渐适应这种状态,
从而使快乐感和满足感逐渐减弱,最终回到相对稳定的基线水平。
例子:新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在最初会带来满足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满足感会逐渐消失,回到常态,觉得这是稀松平常的。
6、如何成为权威型父母?
① 建立规则,但保持灵活性
② 学会倾听,回应孩子的情感
③ 鼓励独立性,但提供支持
④ 以身作则,成为榜样
⑤ 开放沟通,解释规则的背后原因
⑥ 正向引导,避免过度惩罚
7、向来是,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而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人类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威格
8、好片推荐:三联生活周刊·家庭治疗纪录片 ——《我家的孩子不想上学》
四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放任型、忽视型、权威型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
两大评判因素:“父母要求程度”+“父母回应程度”
① 专制型
特点:高“要求”+低“回应”
积极面:孩子可能会比较听话、守规矩,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一定的自律性。
消极面:孩子会缺乏自信和独立性,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会胆小、怯懦,过于依赖父母的意见和决定。长期处于专制型教养下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甚至可能会对父母产生反抗情绪。
②放任型
特点:低“要求”+高“回应”
积极面:孩子可能会比较自由、快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能会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
消极面:很容易成为“被宠坏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会缺乏自律性,合作性差,很少为别人考虑,行为比较随意、放纵。长期处于放任型教养下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如攻击性、反社会行为等。
③ 忽视型
特点:低“要求”+低“回应”
积极面:孩子可能会比较独立、自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他们可能会在困境中学会坚强,培养出一定的生存能力。例如,一些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关爱和照顾的情况下,学会了自己做饭、洗衣、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
消极面:孩子可能会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感到自己不被爱、不被重视。会出现如自卑、抑郁等,甚至可能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长期处于忽视型教养下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如逃学、吸烟、酗酒等。可能会通过不良行为来引起他人的关注。
④ 权威型
特点:高“要求”+高“回应”
积极面:孩子会比较自信、独立,有较强的自律性和责任感。做事有主见,能和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够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他人,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消极面(需要注意):父母在沟通和交流中过于强势,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表达欲望。因此要懂得非暴力沟通,温柔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