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是真理么?还记得第一次知道这句话是初中历史老师告诉我们的,刚开始她只是将这句话应用到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中,并没有做出过多的说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不断成熟,我发现尽管我们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是在面对利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便会产生情感危机。
我们都知道,人这一生都会面临很多的选择,我不知道一直以来我的选择是对的还是错的,远离家乡求学也许是我自己做的最大的一个决定,在外面我也会思念家乡想念家人,但是这让我成为一叶浮萍的同时也教会了我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就比如,我做到了自己一个人去车站买票打车去学校以及回家,作为一名妥妥的具有社交恐惧症的人,自己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我也学会了张开口向其他人寻求帮助,这让我感受到其实还有好多的事情我都没有经历过,而经历过之后又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
在大学,我认识了一群性格特别好的室友,她们和我一样,也不属于这个城市,来自五湖四海,和她们相处了一年了,我觉得她们一点儿也不适合上边那句话。我们之间非常的纯粹,不会因为一分一厘而去在背后议论对方,关系也不会紧张到水火不相容而去上演宫斗剧,一切都是那么的随和,一切又是那么的欢乐。我相信,大学四年里我们会有很多有趣的经历,这些也会成为未来最美好的回忆。
同时,在这里我也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就比如在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份人情一定要记得还,事后立马还或者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还,这些都能够体现出你的情商,会让别人感受到之后找你共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说真的,见的人多了,认识人的能力就会提高,经历了才会知道,大学俨然一个小社会,各式各样的人都会遇到,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嫉妒之心会有多么大的“力量”,但是我知道,做好自己应该就是最好的。
我不会因为其他人获得贫困补助的名额而我没有得到而伤心,我知道应该有比我更需要的人;我不会因为我与各种评奖评优无缘而嫉妒,我知道与智育成绩相比我的综合测评本就不高;我也不会因为我的800米长跑成绩没有其他人高而忧郁,我知道我的能力本就是如此,力所能及就好。
在大学,有时候真就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周围的人会很努力地去追求分数成绩,相反,现在的我反而对这些不感兴趣,真的是因为之前越在乎什么东西,现在就越对什么东西不关心么。现在和同宿舍的人一块唠嗑的时候,听着她们中学时候上课睡觉吃东西等等,上课睡觉是最爽的时候,而上课吃的东西也是最美味的,我就觉得我的中学生活好像就只有学习,单调无趣枯燥无味应该就是最好的描述。
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说实话,我不喜欢大城市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这总能给我一种莫名的压抑感,相反,小县城也没有那么的不好,生活节奏比较慢,生活压力也比较小,平平淡淡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