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排档

九十年代的高淳,露天大排档比比皆是,小城镇的烟火气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一般来说,它们的存在是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场所,不仅便宜,实惠,且多了一项自由交流的功能。

三十年后,大排档又卷土重来。从依水而设的襟湖桥,到十字路口的南塘村,再到各个广场,宝龙,财智,悦达……有人说,世界是一个轮回的过程。我对大排档卷土重来的背后原因丝毫不感兴趣,所谓存在即合理。但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我以九十年代仅存的味道记忆,相对如今的排档风味,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三十年前的人民商城门口,有一家排档,叫某某沙锅,老板虽然以沙锅出圈,但我对他烧菜的态度印象深刻。他的脚下,永远都有五六张铁锅,每每炒完一个菜,你就会听到铁锅落地的声响,伴随着他的吆喝:洗锅!重点来了,为什么有这么多锅?有人说,一个小小的大排档,没必要有这么多锅吧。其实不然,老板的的讲究之处就在于此,他把荤素分得很清楚,什么锅烧什么菜,鱼有鱼味,肉有肉香。

如今的几处排档我都已尝遍,菜品风味不聊,毕竟众口难调,但是通病不得不说,那就是窜味的问题。比如清炒地瓜藤里吃出鸡味,又或者红烧鸡里吃出鱼味。明明一张锅可以解决的问题,细节的处理,令人失望。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之上,一直流传着风味的故事,其实风味有南北,无非关于师承,关于门派,而真正能流传的,莫过于琢磨,顿悟。当然,无论你我置身繁华闹市,还是身居乡野陋巷。这世上的滋味,总会流转于方寸餐桌,交织在冷暖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到厦门觅食去 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美食,享受美食的时间也是最快乐的!世间最大的烟火气就是吃好,做人才有意义。 读万卷...
    日启阅读 2,870评论 0 0
  • 大排档餐是香港的庶民特色美食,配置传统绿色铁皮、帐篷、折叠桌椅,加上镬气十足的菜式,以及浓厚人情味。1950年代全...
    原鹰阅读 5,412评论 26 62
  • 大排档这个词,按说起源于香港,原作大牌档,取把巨幅牌照悬挂起来之意。牌误作了排,大概是被人误解为一大排人吃饭。一...
    周荀川阅读 2,600评论 0 3
  • 阿嫲离世后,我搬离了河边巷,住到了爸爸妈妈在樟树头起的新楼房里。没多久,爸爸就带着生病的妈妈到山西求医,让满叔照顾...
    曲妮喵的秘密花园阅读 1,833评论 0 0
  • 有一种街头味道,浓郁的香味总会飘荡在广州的街头巷尾里。它就是牛杂。 ▲要不是牛杂的存在,我们竟不知道动物的内脏却是...
    周游儿zhouyouba8阅读 4,7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