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闷头在深挖社群运营,拼命的在研究各种行业大佬的套路和思维,确实在这一个个群的浑水当中搅了几轮.
我发现了几条结论:
每100个社群里面,最终只有1个社群能够按照预想方向发展。那剩下的99个呢?
·50%左右会沦为广告群、链接群
·30%左右会成为聊嗨群,当然看起来好像确实挺活跃的,实际上都是几个闲·的蛋疼的活跃分子,在互撩。
·10%左右偶尔会按照预设进行沟通和分享,交流,但大多数时间会成为哑巴群。
·还有这10%左右,是真的死了,你要找都找不到的那种。
社群的本质就是一群人,建立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为了获取一定的利益而存在的集体。
真正意义上的社群,已经远远超过了简单的拉群这个层面,其中涉及到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的内容。
- Ⅱ -
玩转社群这么久,我终于想清楚了以下几点:
01
门槛
一个精心设计进入社群的门槛
有人会问“明明是自己想圈别人,为啥还要设立门槛?”。
很简单,人往往越是得到的过程艰辛,越会珍惜,毕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10个人当中会有8个是吃瓜群众,他们往往是抱着进来瞧一瞧的心态,这种人最后要么成为捣乱分子,要么沦为沉默的因素。
所谓,资源群、流量群、分享群···通过扫码直接进入的群,是最容易over的,即使不over,后期管理起来也是相当的棘手。
社群的本身,是带着共同因素进行着智慧的博弈、思想的交融、语言的交锋、价值观的碰撞。
深度互动,就意味着要有足够的门槛。
02
利益
一个足以满足成员活跃存在的利益。
《社会心理学》中表明:人类一切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是利益驱动的;这种利益可以表现为社会性与个人性。
“我为什么要进你的社群?”、“我能得到什么,才足够吸引我出来活跃”、“这个群体有什么能吸引我融入其中?”···
当然,一个群体是否有吸引力,取决于该群体的精神风貌和领导艺术。
有时候群的本身或者群主本人,就是一种利益吸引。
需求方&供给方,或者各种大佬云集地,跟用户自身角色相匹配,自然而然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成员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那么这个群最后要么死了,要么还是死了~人本身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
要想牛儿听话,还得给草。
03
规矩
严格的群规就是镇群之宝。
要想不沦为广告群、链接群等等,群规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禁广告、禁外链、禁二维码,这三大日常必禁的一定要严格执行,一旦有人触犯,第一时间未撤回者,直接就要踢出去,“杀一儆百”。
这时候再次申明群规,是很有必要的,否则达不到警示的作用。
当然,阳光、积极、合规法律等因素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有些社群本身就是资源互换类,分享阅读型,还有干货共享之类的;这时候更需要注意的是「频率」。
一天当中定时,定量,这样才能保证不被刷屏,刷屏是导致成员屏蔽的主要原因,这也是群陷入沉默的首当其冲。
04
定位
社群定位亦要清晰。
一个明确的定位,是吸引大量用户加入的主要原因;他们也是根据社群的定位去判断能够获得什么。
「宝妈育儿交流群」、「资源对接群」、「产品&运营交流」、「***读书会」···
如果把社群也当做一个产品看待的话,那么言简意赅,一眼就懂,才是社群该有的。
能够让大家迅速了解在群内的动机和持续收货,这才是社群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一,谁也没有更多闲功夫去研究这个群到底是干什么的;
第二,永远要相信这个世界上傻子是聪明人的四倍,永恒不变的“二八定律”。
如果大家在群里没有能够持续的获取到想要得到的一些信息、人脉,也没有足够有料的干货内容,那么群就会在不明确的定位下很快消沉。
05
噱头
一个很牛掰的群名或者噱头更有吸引力。
看以下两个群的对比,就很明细了:
「百万级小程序增长分析群」&「小程序群」
「全国新媒体资源对接群」& 「新媒体资源群」
类似的社群一定有个特点,吸睛
前期吸引用户的速度一定会很快,毕竟人都是充满了需求感和好奇心,这么庞大的流量也想参与其中。
为什么有些社群500人蹭蹭地基本就满了,短时间内聚集力超级强大?而有些基本停留在100~200之间,徘徊不前。
噱头这种东西一出现,围观群众必然很多很多,就像深水炸弹一样,可以迅速引起反响。
06
明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要明确。
作为三观之一的价值观,一直以来都是牵引着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任何组织或者双方,都依赖着价值观才能聚集的更长久,志同道合才能发展长远。
比如:馒头商学院的价值观是让优秀的互联网人一起学习成长,自然而然汇集的都是互联网从业者,各种产品、运营、营销人;所有成员的动机都是来参与学习和分享的。
臭味不相投的人,完全可以不顾感受地踢出去,因为往往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单纯的为了拉一群人是不叫社群的,服从明确的价值观,才能通过社群留住成员,老成员通过口碑和影响里带动新成员,无形之间产生了品牌影响和裂变。
共同的价值观才能产生共享,一切合作的基础都要建立在共同的知识知识,促进团队成员的合作,增强社群的凝聚力。
07
找托
没有托,也没有良好的社群生态体系。
这种角色可以定义为救场者或者导火索,特别是在社群刚刚建立的时候,筹备几个活跃的这种托,可以事半功倍。
一起盖楼欢迎新成员,一起做群成员的互动···长期以往,以托的形象会衍生出很多真正的活跃分子,他们愿意一起出谋划策,做群监督,群引导,甚至融入到群之中,成为了大家的KOL.
良好的社群生态系统由此展开,即使没有群主的管理和监督,他们会自发的站出来。
这里要注意的是,最大话语权一定要掌握在群主手中,否则群主沉默了,几个KOL能搬走你的成员。
托是个好东西,没有托,累死群主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用托有度,注意拿捏轻重缓急。
08
干货分享
有价值的内容才是真正维持群不垮掉的核心。
任何社群里都有行业的KOL(意见领袖)或者独立思考着,或者强有力的影响者。
我见过几个好的社群,每天都会邀请知名大咖进群分享和授课,通常这种社群偏营销性质强,一般都是付费群,想进都不一定能进的。
群里本身自带大佬级别的,就更具有活跃度了,可以和行业大佬近距离对话,简直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事了。
有价值,才有活跃。
09
创新
创新才是王道。
所有的群,都是一种形态存在也没有意思;固定的模式和运营手段,只是延长社群的生命周期罢了。
把社群成员当做一个线上的某种团体进行运营,往往是好的生态社群。
成员们都当做学员,社群成为上课的地点~
成员们当做是相亲对象,社群成为婚介所了~
成员们当做是行业交流,社群成了交流会~
而这种类型做的好的,往往会举行线下的活动;线上引到线下,同时线下又继续影响着线上。
玩转的形式千变万化,脑洞大者比比皆是,能够通过别人的玩法,开发出自己独有的才是王道。
- Ⅲ -
站在产品的角度看问题,「社群」本身就是依托在微信生态中产生的玩法,同样有着它的生命周期。
任何社群运营的手法,都是为了让社群发展的更好更持久;通过一段时间的亲手操作,我也发现了社群运营的几个问题:
①最经常活跃的人,一定不是真正的大佬,因为大佬没有那么多时间天天盯着群聊嗨。
②群内的行业小白占绝大多数,服务好这群人,就服务好了这个社群。
③大多数行业群里,一定会有真正的大佬。
④再活跃的群,每天都需要安静的时候,有时候没有人讲话不一定需要刻意用托去刺激。(因为经常这样会被发现是个托~)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的社群里真的有大佬,甚至很多高层的大佬,那就要记住这些:
「时间利用和沟通媒介」:他们没时间微信闲聊,他们更喜欢花整块的时间去解决一个比较急迫且具体的事情,比如:打个电话说清楚一件事。
「传播方面」:他们的朋友圈很干净,喜欢低调,没有什么强烈的动机,一般不会在朋友圈发布信息(包括对自己的一些专访文章)。
「做事风格和社交场景」:目的性已经融在他们的血液中,线下活动中大家相互介绍,可以帮他们明确各自的需求和资源,有助于寻求合作的切入点。线下交流也更容易培养各自的好感,有利于进一步讨论资源整合。喜欢在高质量的私密小圈或者小群中进行交流,前提是在线下提前交流认识过,且跟自己的身份和需求相匹配。
「社交链接」:强关系驱动,比较信任周围的朋友,乐于参与有自己好朋友的活动项目。
「他们眼中社群」:问题解决工具(用完即走)、信息浏览(只看不说)、信息骚扰(可能是低质量信息过多,懒得回信息)、高时间成本(信息筛选和甄别都需要花费时间)。
(引用于 「热爱生活的Te小姐」原文)
在互联网产品高度发展的今天,产品逐步趋向于高度化和同质化,靠产品推动的时代已经褪去,运营推进的脚步已经很明显。
每个正在做运营类工作的人,最终目的都是围绕用户开展工作,也就是用户运营。
作为用户运营来说,社群运营成为获取用户和提升转化率的一个高手段,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说叫“圈地养人”。
如果连用户的心理和行为都无法琢磨不透,何以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