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专家化,一点体验》
今天总算当天收听了《晨读六点半》,刘老师讲的“去专家化”让我特别有感触。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往往过于自恋,把自己的经历当成亘古不变的所谓的经验,把自己当成了专家。孩子对于我们所说的事没有切身感受,孩子所处的时代不是我们的时代,我们讲的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经验,它可能只适合那个时代的人。可是,我们总把自己当成专家,把我们的观点强加于孩子,我们自顾自地说着我们认为对的道理,我们会不自觉地想去拉着引着孩子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走。
比如,我的一个同事非让他儿子考老师,说当老师有固定工作,是‘铁饭碗’,孩子却不以为然,觉得家长不理解他,不相信他,父子之间的交流往往陷入僵局。这正应了刘老师说的,贴不到对方,让对方觉得不舒服,他就不愿意与你有更多的交流。
只有放下自己,贴着对方走,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因为个人才是个人问题的专家。
今年参加中考的儿子报志愿时,问我报不报提前批次,我说,你觉得呢?他说,想报。我问,为什么?答道,想试试自己的能力,考上了也不去那儿读。我说,如果被提前批次录取了,不想去那里读,让不让回来读?他说,问问再说。后来,他没报,还说出了没报的几点理由。我开心得不得了,看来,他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后来报志愿,我也没再过多参与,只是在他需要时提一点自己的建议,并且多次强调,建议是可以不听的,让他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在多数家长为报志愿发愁时,我自己是很轻松的。
因为,在这件事上,我真正放下了自己,不当所谓的“专家”,不去一揽带包,反而激发出了孩子的力量。
去专家化,轻松了自己,锻炼了孩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