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使人变得贪婪
——由构树的叶子所想到的
袁明华先生在《植物先生》一书里,将构树作为二十四节气第9个节气的代表树种选为构树。百度后我觉得他说的构树有点像我们这里的枸桃树,春天里树上挂满“毛毛虫一样的葇荑花序条穗”,条穗蒸着吃,是春天的一道美味。
我不研究植物,但却注意到一个现象。
袁先生在讨论构树的公母问题时,说到构树的叶子:
“再说叶子,公树叶可能是镂空花叶,也可能是全缘整叶,母树叶亦然,因此单凭叶子无法判定公母。神奇的是,构树叶会变,小时候常常是全缘叶,长大了可能还是全缘叶,也可能演变成镂空叶,而且同一棵树上,阴暗处多全缘叶,阳光下多镂空叶,日照越猛烈,镂空越发达,叶皮表面那一层细细的绒毛也跟着更密更长。构树的生命力如此强大,我不知道这些变与不变、阴阳有别是不是有暗物质和暗能量在起作用,是不是也存在量子纠缠,我们对生命奥秘的认知实在是太弱智了,我相信我的发现总有一天可以提供给专门的科学家参考。”
袁先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了构树叶子的形状变化,却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相较于袁先生,我对植物的认识简直可以称为白痴,一窍不通。但当我看到构树的叶子变化规律时,《道德经》里的两句话喷薄而出,一句是“知足不辱”,一句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构树的叶子变化规律是这样的,在同一棵树上,处于阴暗处的叶子多全缘叶,处于阳光下的叶子多镂空叶,而且越是日照猛烈,镂空面越大。
简单的光合作用原理还是知道的。植物靠叶子的光合作用给自己提供生长的能量,因此,光照的强弱决定能量制造的速度和效率。
凭着想象(毕竟是这方面的白痴),窃以为植物和人一样,需要的能量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能量越多长得就越快。植物虽然没有思想,但天之道给它作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合理安排:把阴暗处的叶子设计成全缘叶,以更大面积的接触阳光,把处于阳光照射下的叶子设计成镂空叶,越是阳光照射强的地方的叶子镂空越大,以减少阳光对叶子的照射。
上天通过这种方式,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使树木获取到恰到好处的能量。更为重要的是,植物因为没有思想,心甘情愿地接受上天的安排,仅仅获取满足自身生长的能量,一丝一毫也不贪婪。植物因为做到了“知足不辱”,所以才能茁壮成长。
人和植物一样,生长需要的能量也是有限度的。但是因为人有思想,思想的结果就是不想顺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神奇设计,总想贪得无厌地攫取,表现在吃上就是什么都想吃、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想多吃,于是,吃出了一身毛病,最终成为了《道德经》里面“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其中的一员。
想来着实可悲。
动物相较于植物,也是有思想的,但相较于人,只能算是低能再低能。野生的动物知道饿了要去猎取食物,但他们也知道吃饱就够了,剩余的存诸起来,等饿了的时候再吃,好像从来没见过它们吃的直吐。可家养的宠物就不一样了,经常会吃的直吐。
难道说家养的宠物受到了人的思想的影响?
这么一路推论下去,高级、先进的思想就是导致人的贪婪的罪魁祸首!
可思想从何而来?当然来自于教育。
那是教育出了问题?
同样的教育,培养出了不同的人,有人贪得无厌,也有人知足常乐。
因此,也不能把教育一棍子打死。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大道甚夷,民甚好径”。教育就像大路一样,宽大平坦,可总有聪明人喜欢抄小路走捷径,导致教育的方法内容相同,教育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说到底,还是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方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先天本性还是后来习得?
我也说不清了。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