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孔子一生主要研究可观测事物,他认为“道”无处不在,主宰着万事万物,事物发展是有因果规律可循的,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内因。同时,孔子还发现了“有与无”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上述世界观的指导下,孔子又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
一、人的一生应该是学(道)习(道)的一生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显然在告诉我们:人生应该以“学习”为第一要务,要一边觉悟道,一边实践道。否则,许多良好的天赋就会变质走样。孔子因此告诫子路: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道,它的蔽病是愚笨;爱好聪明而不爱学道,它的蔽病是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道,它的蔽病是邪恶;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道,它的蔽病是惹事;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道,它的蔽病是作乱;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道,它的蔽病是狂躁。孔子承认人的差异非常大,并认为后天学习可以弥补先天缺失。他说:生下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道的,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仍不学习道的,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关于学习内容,就是“一以贯之”之道,要从恕字做起,换位思考,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局部看整体,然后,服从整体,做好细节。关于学习状态,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是废寝忘食、谨小慎微的状态。关于学习目标,就是孔子赞美颜回的
“不迁怒,不贰过”,内心平静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并且保证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二、人的一生应该是感恩的一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是仁之本,学道先学孝。《论语》把“孝”看成了人类文明的最初的那块基石。在人类的生命情感中,孝是仅次于道的存在,其他的一切规矩、法则,必须服务服从于孝。
对个人而言,即使我们实现了“从1到10000”的发展,也必须感恩最初的“从0到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育之恩天高地厚。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就不可能发展出“利他”和“利社会”精神,也就不可能真正融入到其他任何社会组织中去。“德不孤(辜),必有邻”,一个人有所得而不负恩,一定有人来亲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本(感恩)立而道生”。所以,个人社会化的第一步就是孝,而孝的本质就是感恩。
孔子赞叹闵子骞:真是孝呀!人们不间断地听到他父母兄弟对他的称赞。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由此可见,感恩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情。
三、人的一生应该是心怀敬意的一生
道主宰着万事万物。人的知见所及,都是道的外现,又怎能不令人心怀敬意?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可见,“孝”的基本态度就是“敬”。子路请教怎么做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要求子路用敬畏的态度修正自己。
孔子认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即使生活在夷狄,也不会被杀害。“言忠信,行笃敬”即使在蛮貊之邦也行得通。综上所述,尽孝、修身、做事,都需要“敬”。
“敬”如此重要,那是一个什么状态呢?《论语》给出的情况是:“如见大宾”“如承大祭”。是的,就像会见国家领导人,就像祭祀天地祖宗。如果我们一生始终保持这个状态,世上哪里还有什么难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敬字足以改变人生命运,这就是儒学的力量。
四、人的一生应该是主宰自己的一生
《论语》三次出现“主:忠、信”。其中,管得住自己为‘主’,客观公正为‘忠’,说到做到为‘信’。一个人想要战胜自己,管得住自己,就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解决“脖后灰”问题,需要换位思考,需要跳出自己看自己,得到无偏见的客观认知,认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是“忠”;二是解决知行不一的“两张皮”问题,需要管住自己的言行,说到做到,这就是“信”。显然,“忠”是方向,“信”是脚印,都是为了战胜自我、管理自我,做得了自己的“主”。
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在孔子看来,能够做到忠、信的人有很多。但是,如果不好学的话,就无法打开格局,只能算是“小忠小信”了。所以,还是要回归到学(道)习(道)上来。
五、人的一生应该是改过的一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春秋时期的蘧伯玉就是善于改过的典范。孔子向使者询问遽伯玉的情况,使者回答说:老先生想减少自己的过失,但还没有做到。孔子对此大加赞赏。
“过,则勿惮改。”在惜墨如金的《论语》中出现两次,反复告诫大家:有了过失,不要害怕改正。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普通人被指出错误后,一定会找各种理由搪塞。有人认为是羞耻心在作怪。其实,这只能算是动物的“趋利避害本能”。真正羞耻的话,会认识错误,正视问题,改过自新,去掉病根。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凡有立场,必有盲区。人生修行,就是要破除“脖后灰”。这需要“自见其过”“内自讼”两个能力。
一个人如何才能“自见其过”?就是启动自省机制,跳出自己看自己,根据历史经验和事物内在逻辑,“一以贯之”地审视自己所处的时空位置。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是主动学习找历史方位,人们不会因自己的错误而埋怨史书;“以铜为镜”是主动调研找现实方位,人们不会因自己的丑陋而埋怨镜子。而“以人为镜”是被动挨批评、受质疑,令人难以接受。面对领导和长辈的批评和指责,心中虽有不服,或许会强忍下来。面对同事和平辈的批评和指责,就感觉受到了挑剔,一定会怼回去。面对属下、小辈、弱者的批评和指责,就感觉到了侮辱,要暴跳如雷了。孔子说:面对切肤之痛的批评和令人深思的指责,能愉快接受的,就可以算是士了。显然,孔子在鼓励我们多听不同意见,尤其要听取弱势群体的声音。
“内自讼”是自我批判,自我否定,更是创新、前进的根本动力。动物只会趋利避害,不会自我批判,所以,动物只有微乎其微的进化,而不会取得任何进步。子路“闻过则喜”,颜回“不贰过”,二人因此成为“孔门十哲”,我们凭什么抱残守缺,固步自封?
六、人的一生应该是消除疑惑的一生
“道”主宰着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概莫能外。既然万事万物都由同一个“道”主宰,那么,就没什么值得疑惑的。因此,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反过来看,凡是还有迷惑的,就不是智者;凡是还有忧愁的,就不是仁者;凡是还有恐惧的,就不是勇者。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圣贤没有迷惑、忧愁、恐惧。小人经常迷惑、忧愁、恐惧。
樊迟向孔子请教“辨惑”,孔子说:忍不住一时的偏心,而忘掉自身的安危,甚至连累自己的父母,不就是迷惑了吗?子张请教“辨惑”,孔子说:一会儿让他生,一会儿又让他死,这就是疑惑。他并没有变,是你变了心。显然,前一个例子讲的是“双标”,后一个例子讲的是“自相矛盾”。“双标”必然导致政令不通,“自相矛盾”肯定让人无所适从。想要消除疑惑,就必须学道,做到“主:忠、信”,不断改正错误。
消除疑惑的同时,我们就拥有了“一以贯之”的智慧,同时,也就会达到“不忧、不惧”,内心如如不动的崇高境界。孔子“四十而不惑”,我们普通人,岂可怠慢?
七、人的一生应该是快乐的一生
人生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悲剧,其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所以,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佛家甚至有“苦海无边”的说法。孔子的人生观非常独特,显示出“苦中作乐”的精神特质。
孔子赞美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正常人都无法忍受这种贫困清苦,富家子弟颜回却不改变“乐道”的状态。孔子自我评价: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就在这中间了。不合适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这里的“孔颜之乐”向我们展示了超越俗世的大自在、大快乐、真幸福!
那么,孔子是如何引导大家来追求这种境界呢?那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兴于《诗》方面,孔子把《诗》当成教材,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且把“始可与言《诗》己矣”当成对优秀学生最大的褒奖。用雅言(普通话)谈论《诗》,以表示尊崇。
在立于礼方面,孔子提倡全体学生用“礼”来约束自己,明确指出:“克己复礼曰仁”。告诉大家“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能不离中道。孔子还用“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 的辩证思维来告诉大家“绝对自律等于绝对自由”。
在成于乐方面,孔子首先注重音乐教育,他精通音乐,教给大家弹琴鼓瑟,遇见唱歌好的人,一定会请对方反复唱,同时跟着伴唱。如果没参加吊哭,就整天弦歌不断。孔子在齐国听到演奏《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上述情况,就像基督徒唱赞美诗,佛门念经诵咒一样,主要起到了熏陶作用。
总之,孔子惟道是从,为我们打开了豁达的人生蓝图,按照孔子的指引,我们将进入崇高境界,成就伟大人格,获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