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收拾东西的时候,是不是看到很多旧物不舍得扔,又用不上。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来一次断舍离。
断舍离这里是指网络语言,但词语来源于日本山下英子所著图书《断舍离》。意思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
断舍离逐渐成为一种生活理念,这几年我也在亲身实践。
实践断舍离,不是为了跟风,而是真正认可这个生活理念。
我希望家里保留的是对家人有用的、喜欢的、适合今后生活的物品。
因为是喜欢的物品组成的生活,会特别舒心。
实践了3年,我终于整理出了这份实用断舍离清单:
一、文档、照片、信息
1、碎片文章少看,看了当时马上处理
深度好文保存到云端素材库,一般文章摘抄金句,然后关闭,不再收藏
微信、微博、豆瓣、知乎,一个个收藏夹里都是当时觉得好的文章,收藏之后又看了多少呢?看完之后基本也都忘了。
2、手机图片库
外出游玩的照片一般比较多,当天回顾,拍得不好的马上删除
每三个月整理一次,存入电脑,分类,再备份到移动硬盘。
云端存照片应该是更高效的办法,我就是担心云端的安全性和持续性
每年1月1日,清空手机图片库(个别重要信息需要经常用到的可以保存,比如证件、证件照等)
3、文件、票据
水电煤气物业费收据,核对后没问题就丢掉
过期的文件丢掉(比如车险合同等)
电器类发票专门放在一个文件袋,重要的、保修期长的商品发票以及购物小票可拍照存档,因为发票时间久了会字迹模糊
二、书
1、纸质书购买
别人推荐的书,买回来真的马上就看了吗? 想看但短期内不会看的书,可以在豆瓣上标注“想读”,真的有时间阅读时再买
不瞒大家,当当做活动时买的书,七八本还崭新躺在书柜里
书非借不能读,能借的就借(我家很多书都是图书馆借阅的,尤其孩子的绘本)
2、看过的纸质书书
会反复阅读的经典书籍,保留
不值得保留或不再次阅读的书,送身边朋友、朋友圈付邮送、捐献、交换(深圳图书馆可以捐献图书,换取积分,再用积分换别的书,很好的流通方式)
三、电子设备、数据产品、会员服务
1、电子设备 不跟风买
电子设备更新换代很快,新功能真的实用吗?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设备升级后,马上处理旧设备:送人、闲鱼卖掉、手机回收平台
2、APP
不囤APP,同类APP里把1-2个琢磨透已经足够用
修图我只用美图秀秀和黄油相机,用的熟悉了,就能不断解锁新功能
长期不用的APP直接删除
3、数据流量
联通经常有活动,充值多少送几个G流量,但送的流量一般是当月内有效
我一个朋友为了赚流量,本来只想买300M撑到月底足够,没抵制住诱惑,充值上百,赠送的1个G流量,为了在月底前用完,只能找视频看,为了看视频而看视频
4、加入会员需谨慎
很多购物APP都有包年的会员,我就买了京东的PLUS,每个月5张运费券,退换无忧,送的京豆满1000可以抵10元
因为家里京东购物频繁,一年下来还是划算
有的网站,一年也买不了几次,买年度会员就不划算了,一旦买了会员,你又会忍不住总去看看有什么可买的,无形中就会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四、衣帽鞋袜包
整理衣柜发现,穿衣也符合二八原则,80%时间在穿的就是那20%的衣服。
1、找到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避免乱搭配买一堆穿着率低的衣服
2、尽量买经典款,经典色,质量好的
3、买的时候想想,怎么搭配,家里有没有可以直接搭配的,如果没有,要么放弃,要么搭配好一套买回去
4、一年没有穿过的衣服和鞋要处理掉
5、款式很喜欢,但码数不合适自己的衣服和鞋,不买
五、电器、小家电
1、电器尽量买好的品牌,使用寿命长
2、小家电
买之前考虑使用频率,和家里其他小家电功能是否重叠,清洗是否方便
别跟风,谁家里还没几个闲置的榨汁机、搅拌机、豆浆机、料理机
我家买过博朗的榨汁机,质量是真好,清洗不方便,没用几次就闲置了
六、食品
零食不买就不会吃
不囤菜,放冰箱几天都不新鲜了
冰箱上贴便利贴,提醒自己临期食物
七、日常消费品(卫生纸、洗衣液、洗洁精等)
适度囤,够用半年就可以了
列个清单,知道家里到底有多少瓶洗衣液,洗洁精
八、玩具
1、少买声光的玩具,多买蒙氏教具类玩具
2、已有的玩具开发新的玩法,比如乐高大颗粒积木可以用来点数、摆迷宫等
3、生活用品都可以用来玩:黄豆、纸杯、纸盘、毛线、吸管等,注意安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