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刚毕业后参加一份体制内的工作,月薪大概在5000上下,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少,当然生活条件也很艰苦,非常单调无趣,工作中也难有聊得投机的人,所以那时候的积蓄数量就约等于各月工资的总和,每月的工资就静静地在工资卡里躺着,因为没有任何的理财意识,也就没有任何的行动,那些年家里人有拿部分积蓄炒股被套的经历,所以潜意识里对股票基金等常见的方式可能还是有所抗拒的,也从没想过去学习相关的知识。
现在记忆中,关于开始形成理财意识的雏形,大概有这样一件小事。那几年因为花费很少,大概毕业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卡里的数额已经到了10万元,有一天,银行的短信提醒告诉我,过去一年的活期储蓄利息100多元到账了,这个数字虽小,可是对于当时收入结构极其单一的我来说,仍然是一笔非职务性的收入,我就有了一点小小的兴奋,在一次聊天中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告诉我,你的卡里有10万元,就算只存银行的一年定期,也有3000元的利息收入,当时的我对银行定期的利率,甚至如何操作银行定期存款都一无所知,但是这个信息还是深深刺激了我,我想到过去几年,存下的钱虽然没怎么花,但是白白浪费时间成本躺在卡里,这得损失多少利息,现在回想,那时可能已经有了一点点复利的概念。正巧在2011年前后,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期,通讯技术的焦点开始从电脑端向手机移动端转移,我所在的生活环境用电脑极不方便,但是手机上网越来越普及和迅捷,因此,在一些百无聊赖的时间里,我开始浏览银行的一些信息,后来随着APP的普及,尤其是iPhone的出现带动的通讯技术的重大发展,我对银行的各种活动的关注慢慢增加。
2011年8月,我返回北京的母校参加三年硕士研究生的脱产学习,重新回归大城市,因为在单位工作的苦闷,再加上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我决定这三年对自己好一点,主动地拓宽自己与生活的接触面,让自己的生活方式多元化,并对自己感兴趣和愿意投入时间精力的事情多些关注和尝试,加之网络信息的环境更为便捷,因此,就在那时也时不时继续关注着银行的信息。
我对理财信息的关注从银行开始,是因为我从记事起,家里的财权都由母亲掌管,而印象中,她一领到工资就会去银行存起来,后来我曾经跟她聊过这件事情,她告诉我,八九十年代银行的利率很高,是现在的时代所不可想象的,我大致了解过,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因为市场化的改革等一系列因素,尤其是以住房商品化,人民币汇率渐趋弹性等为代表的措施,以及国际经贸环境相互影响更为频繁,国家以及主要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度日高等因素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进入一个长期通胀的区间,利率也就不断走低,到2008年金融危机,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西方主要经济体甚至长期处于负利率状态,中国的通胀率也成为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银行存款利率也就一蹶不振了。但是在90年代末期以前,因为市场化改革的程度有限,规模效应体现的不是十分明显,加之国家对经济的掌控度较高,民众富裕程度以及投资理财渠道匮乏,银行存款利率确实很高,这也造成了一个事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银行是财富的聚居地,银行的职业是香饽饽,福利和社会地位都遥遥领先,人们都以自己的子女在银行工作为荣。对比如今,唏嘘感慨。
话说回来,我之所以第一步会关注银行,一方面受母亲的影响,从记事起长达十余年的时间有钱就存银行,无数个类似的母亲与家庭共同构筑了中国高储蓄率的现实,即使到今天,银行的利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M2数值相比,存银行就是快速贬值的代称,但是相对其他国家,仍然是高储蓄率的现实。另一方面,是我的理财知识极其缺乏,大脑中能与钱发生联系的只有银行。当然,上面提到过,母亲在近十余年来进场股市,被深套至今的故事也在当时的我潜意识里留下了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负面印象,所以从来没想过学习多元化的理财方式有很大关系。
对银行的了解中,有一个词开始不断印入眼帘-------银行理财产品。不同于定期存款的利率,时间的选择上更为灵活,名字上也五花八门,我在想这个产品究竟是什么意思,也一直准备尝试,银行理财产品有一定的购买门槛,多是5万或10万,有些银行的更高,一般来说,期限长的,门槛高的利率也更高些。我的工资卡是建行的,我关注建行自然就多一些,记得有一个系列的理财产品大概是以“乾元”来命名的。2012年大概9月底的样子,我参加完那年的司法考试后没几天,就去了离学校不远的一家建设银行。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卡里有10万多的样子,我在网上查到了一款5万元起购大概是1个多月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因为第一次购买必须去银行填写风险测试问卷以及办理手续,所以就去了那家银行。结果,我是一个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的人,再加上一位女工作人员的怂恿,竟最终买了一份10万元起购,40多天的利率3.8%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当时因为我的卡是广东的,不能直接购买北京建设银行的理财产品,还办了一张北京的卡,转款的费用就50元,顺带办理了网上银行等方便日后网上购买理财产品的渠道。记得当时,非保本这三个字让我在回去的路上还心里十分没底,甚至那四十多天想到这三个字还有点冷战。想想那时的自己真是十分可爱,直到一年后我还和一位交通银行的大堂经理聊过对这几个字的看法。四十多天后,400多元的利息到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起,经过一个虽然现在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自己实际操作的完整理财过程,理财意识的雏形就形成了。其后的时间里,我又开过几张不同银行的卡,但基本都是几大国有行的,每次到期后,都会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继续投入,这种方式大概一直延续到14年,从理财产品中收获的利息总计大概是1万余元。
当然,今天,虽然我已经有三年左右的时间没再接触过银行理财产品,但是对它的理解增加了。我知道过去几年各个银行通过复杂的运作,绕过监管的所谓理财产品,构成了著名的“影子银行”的重要来源,这笔巨量的资金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尤其是没有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就在从去年到今年强调金融维稳的当下,越来越受到监管层的重视,这些年也确实陆续爆出因银行理财产品而引发的案件,前不久的民生银行事件就是披着理财产品外衣的一起影响比较恶劣的案件。实际上关于这部分资产的监管已经处在一个长期趋严的态势中,未来会如何规范,如何降低潜在的风险,这里涉及到的问题十分庞杂,而且涉及许多具体的问题,以后我会继续关注,并在后面找时间来谈一谈我的观察和看法。总之,从银行开始,我的理财之路,进入到了实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