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 写作前的体质检验
01 微写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有感而写
“微写作”我把它理解为可以是写文案或在微博里发表自己观点等一系列的有感而发。可以不是冗长的文章,可以把它看成为以后写长文的一个过渡。
“微写作”的特征是“短、小、轻、快、狠、准”:文字简短、分量小、阅读压力轻、联想下笔快、狠狠抓住目光、准确传到人心。
任何创作都是来自模仿,其实更准确地来说,我们的创作很多时候是来自其他创意的激发,进而产生灵感,之后再进行创造。
写什么?如何写?
“写什么”是属于个人背景知识的问题,也跟个人的阅读质量相关联,建议写作时从自己最有感、最熟悉、最喜欢的入手。
“如何写”则是关于写作方法的问题,简单来说,这个层面是关于思维逻辑的系统化、语法修辞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为自己而写,是最棒的动机。
写作是一种自我存在的呈现,是多年后蓦然回首之际,得以回忆的一种美好。
“你为什么写作?因为标准化的工作不缺你一个。你为什么坚持写作?因为只有日积月累的付出才能看到成果。你为什么痴迷写作?因为僵死的生活下那个麻木的灵魂需要一个寄托。写作,应当是一项高尚的精神活动。作者在说,读者在听,我们共同完成这项最具创造性的游戏。”这是一位简友写的一条帖子,引起了我的共鸣。
我为什么而喜欢写作呢?可能是因为觉得日子如同从复印机里的纸张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今天也能遇见明天也是如此,总觉得这样太单调了些。
曾经一度我迷茫焦虑、怀疑自己,想着难道此生就这样了吗?后来因为喜欢阅读从而使我爱上了写作,慢慢地写作成为了充实自己精神世界和疗愈自己的方式。
02 写作问题:普遍的“语言癌”现象
“语言癌”是指在写作或言谈中存在的不合逻辑、冗词赘句、词不达意等现象,包含过度使用“基本上”“其实”“我们”“然后”等不必要的词语,它的涵盖范围超越我们常说的“语病”。“语病”是指语言文字里存在措词不当或不合逻辑的毛病,造成语句意义模糊。
检视语言或文字是否有“语言癌”情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语法(包含词法、句法、文法);二是修辞(让语言文字更形象化、更鲜明的装饰方法);三是逻辑(思路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