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老板的菜单营销课:4类产品结构搞定流量、复购与利润 |申哥

菜单从来不是简单的“菜品清单”,而是营销的底层作战图

很多门店陷入“菜好吃却没客流,有客流却没利润”的困境,根源在于:你的产品结构缺乏营销逻辑。

今天,我们从营销视角拆解每类产品的定位、打法与协同逻辑,让菜单成为你的赚钱工具


产品分为4种:

主打产品、引流产品、利润产品、陪衬产品

每种产品玩法有主攻、有重叠,组合起来,才是持续盈利的核心。


01首先,咱们看主打产品


它是决定你生意长久的密码,也就是复购率

按照重要程度来讲,主打产品应该是你在决定开餐厅的那一天就开始寻找。

比如说,你开一个川菜馆,那么你想做的主打产品是火爆黄喉,还是肥肠鸡,还是说前几年最火爆的跷脚牛肉?

再比如,你开烧烤店,你的主打产品是牛肉串,羊肉串,还是猪肉串?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是原味新鲜的,还是腌制的有秘方的冻品?

主打产品要越少越好,要极度地聚焦,最好是一个产品。

为什么?因为你弄十几个主打产品,消费者根本记不住。


那具体怎么选?我帮你总结了 5 个关键要点

第一,你最擅长做什么?

比如说木屋烧烤,他们多年专注烤串,那做牛肉串、羊肉串就是他们的看家本领,没有压力,很擅长。

第二,制作难度和出餐时间。

比如我自己做的蛋液茄子非常好吃,烤的,但是烤茄子需要25分钟,这之前还需要预制,如果饭点客人扎堆点,后厨根本忙不过来,客人等得急,我们也慌——这哪扛得住?

第三,市场接受度。

本地区是不是接受这个产品,这点很重要,不解释了。

第四,你比同类餐厅的优势是什么?

这里必须先纠正一个很多餐饮人的误区:千万别总说“我比别人做得好吃”

不是说味道不重要,而是“好吃”太主观——你觉得咸香够味,他可能嫌腻;你觉得鲜嫩刚好,他反而觉得淡,根本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咱们今天聊的“优势”,跟“好吃”没关系。

比如:

你有更好的供货渠道,你拿的货就是比别人便宜,你拿的货就是比别人家优质;

或者你有经过市场验证的配方:父辈传下来的老方子,在老家开小馆卖了十几年,这道菜已经被很多人认可;

或者你朋友在同城另一个区开餐馆,就靠这道菜拉稳了复购——这叫做“有市场验证过的配方”,比自己说好吃实在多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发现,很多验证过的配方其实大同小异,那么我们能不能做一些微调整?

比如别人都做麻辣的,那你做一个甜辣的。

这样的产品的好处是什么呢?它既有市场的接受度,又有差异化

第五,主打产品要具备成瘾性,让人3天不吃就惦记,那你这店就不愁回头客了。

成瘾性的味道,我之前的文章里面提到过:一甜二辣,如果有第三的话,是酸。酸甜辣这三种味型,天然能勾住人的味蕾,这是刻在消费习惯里的偏好。

经过这5步,你的主打产品基本就可以确定了。


02接下来是引流产品


相信你也知道,大众消费里,女性是最敢花钱、也是最会带动消费的群体。不管是种草打卡、带朋友尝鲜,还是给家人选餐,女性的选择往往能定方向。

所以,引流产品必须精准瞄准女性客群。而要打动她们,第一是颜值,第二是价格

这两点是女性最在意的:颜值够高,她们才想拍、想晒;价格合适,她们才愿意马上约人来。

既然是引流,核心就是“被看见”——“好看”就是第一逻辑,颜值即正义,更是你生意的天然流量入口。

具体来说,颜值有两个核心作用:

第一,你自己宣传用得上,不管是做点评的头图,还是店里悬挂的海报,这些核心宣传物料都得靠引流产品的颜值撑场面——图片里的产品好看,才有人愿意点进来看、想了解。

更重要的是,你吸引来的客人看到这个产品,他忍不住拍照、发朋友圈。所以这个产品必须要有视觉冲击力。可以是餐具好看,甚至是很夸张的餐具。“餐桌本无戏,全都靠餐具”,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或者,你分量大到夸张,让人吃惊。

就说土豆丝,你可能觉得土豆丝有啥好说的,但人家用40cm大的一个盘子,端上来比脸还大,两个小姑娘吃着一个菜都吃不完,比东北菜的分量还大。

视觉冲击力有了。这个土豆丝卖28块钱,也没有人说贵,它可能用到的就是一斤土豆,那一斤土豆两块五毛钱,在你们的城市可能更便宜。

当然,引流产品不限于食物,甜品、饮品反而更易出彩

那些高颜值的甜品、饮品,女生根本抑制不住拍照发圈的冲动。你想啊,那些撒满冻干草莓的酸奶碗一上桌,女生第一反应肯定是先拍照,发小红书、朋友圈的冲动根本压不住。

而且,这种产品的供应链大多是现成的,不用你琢磨配方,拿过来就能卖。颜值有保证,女生又爱吃、爱拍,简直是“低成本引流神器”。

第二,价格。

我常跟我的客户讲:营销不是促销,更不是盲目打价格战——那是透支利润的办法,咱不干。

但引流产品的价格不一样,得做“策略性设计”,这跟瞎降价的价格战完全是两码事,咱们的目的是拉新,不是赔本赚吆喝。

不管是一个菜还是一个甜品,降价的目的都是为了它在平台上起到引流作用。

打3折、打5折,甚至打1折都可以,因为来的客人不可能只吃这一个产品。

比如某火锅的甜品,原价38块钱,你就算打到3块8,两个人来吃一顿饭要花300块钱。其实算总账,也就是打了个9折。

大部分女生不会这么算,她看到一个3块8就已经不淡定了:“哎呀,他们打到这么低的折扣了!我们要吃,我要去拍照!”

所以你看:一个既有颜值又有性价比的产品,容易种草。而种草来的这些女性消费者有强大的意愿去拍照发朋友圈,这就产生了二次营销,那就会有新一轮的种草、二次传播,

它才是所有营销人追求的结果:用一定的投入撬动免费的流量。

03第三点,利润产品


大家都知道,做生意肯定是要利润的嘛,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好讲的,也和营销没什么关系,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主打产品和引流产品大概率毛利都不可能太高,因为你要做口碑、做性价比、做复购。

其次,促销是营销的一部分。当我们需要做促销的时候,毛利不高的产品你就很难降价。

而这个时候,如果你有一系列75%以上毛利的产品,那就很容易和主打产品一起组合出高性价比套餐

我们来算一笔账:

一款利润产品售价100元,成本25元(毛利75%),就算打5折卖50元,成本还是25元,最后毛利依然有50%——

这就是利润产品的核心作用,撑起门店的盈利基本盘


04好,接下来就是第四个产品:陪衬产品


什么叫陪衬?就是配合主打产品一起销售的副产品,甚至捆绑销售,这个称之为陪衬产品。

它的吃法一定要和主打产品相关,而且一定要能给主打产品加分。

举个例子,雀巢咖啡伴侣大家应该都知道。它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奶粉一样的东西,但当它出现的时候,不叫“奶粉”了,叫“咖啡伴侣”,就改了个名字,这么简单,就让雀巢当年的利润增加了将近一倍。

还有,铁锅炖里面你们看到有贴饼子、玉米饼。但是你想想看,如果没有铁锅炖,就这个饼从后厨制作好拿出来,它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作为陪衬产品,它吸在锅边、吸了汤汁,加分不少,成为了强绑定产品

再比如,前几年比较火的“破店甜麻肥哈”,他们的主打产品和陪衬产品:肥哈肯定是主打产品,陪衬产品它起了个名字叫“肥哈伴侣”,其实就是6支蘸了蛋液的馒头片。

你想想看,商家不说它是“肥哈伴侣”,这个销量能降低90%。但商家告诉你:它蘸着这个肥哈汁才好吃。

而且商家用一切的宣传手段去宣传这个产品,不管是达人带货,还是大家看到的点评图,都在宣传。那么一看定价10块钱,肯定要点嘛。

6个馒头片,1个鸡蛋,毛利80%以上,妥妥的。

更重要的是,陪衬产品不会影响其他任何产品的销售——你绝对不会因为买了6个馒头片就少点一个菜。

反而由于它的出现,使肥哈这道主打菜变得更有价值感,有那么一点儿“一菜两吃”的意思。

如果你的主打产品点单率非常高,假设是80%(那可能占营业额的30%~40%)。

这个时候陪衬产品就有可能帮你的店再增加5%的营业额

别小看这5%,它几乎全是纯利,并且能极大提升主打产品的价值感。

这个知识点非常值钱,主要是因为它太简单了,只需要改个名字就可以操作

如果我今天卖酸梅汤,改成“重辣伴侣”行不行?因为我店里90%的产品都是辣的。

仅这一个点,就能帮你提升5%的营业额。


05餐饮的竞争,早已超越了“好吃”的单一维度


升级到: 产品力 × 组织力 × 营销力 × 场景力 × 数字化系统 × 供应链系统高维对决

今天这套产品矩阵的打法,正是你构建自身优势的底层逻辑。

当然,知道≠做到

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将这套体系,针对你的品类、客群和产品,进行精准的 “量身定制” 。

产品如何搭配?定价如何设计?套餐如何组合?你要知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别再摸着石头过河!

你的目标不是学理论,而是拿到结果。

关注我,洞见行业本质,掌握实战验证的运营体系,助你少走弯路,持续盈利

我是申哥

20年餐饮经营实战经验

餐饮操盘手

如果你正面临这些困扰

门店缺客流、经营遇瓶颈,找不到问题根源

想搭建单店盈利模型,让生意更稳

计划连锁扩张,需要系统化的运营体系

从零开店,希望少走弯路、持续盈利

我可以陪你一起拆解问题,把 20 年的实战方法论,变成你的经营底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