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
之柳,崔护之花,汉宫之流叶,蜀女之飘梧,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讬
之语言,寄之歌咏;而奴无昆仑,客无黄衫,知己无押衙,同志无虞侯,则虽盟在海棠,终是陌路萧郎耳。集情第二。
韩翃的章台柳,崔护的人面桃花,宫廷御沟的红叶题诗,蜀女的题诗梧叶,这些故事都让后世有情人叹息羡慕,或寄托于语言传颂,或寄托于歌曲咏叹;然而,既没有能劫得佳人的昆仑奴,又没有劫持负心汉的黄衫客,没有成人之美的古押衙一般的知己,也没有智勇双全的许虞侯一样的同志,那么即使盟誓在海棠树下,终是免不了分离成陌路萧郎。第二篇集情。
韩翃之柳:指唐代诗人韩翃的爱妾柳氏。柳氏原为歌伎,因慕韩翃才华,经主人撮合嫁与韩翃。安史之乱爆发时柳氏剪发毁容避居法灵寺。韩翃托人赠诗《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寻访,柳氏以《答韩翃》回应。乱平后番将沙吒利劫夺柳氏,韩翃偶遇其于长安街头却无力解救。武将许俊假传沙吒利坠马重伤,趁乱救出柳氏助其夫妻团聚。唐代宗得知后下旨将柳氏判归韩翃,并赐绢平息争端。翃,飞,虫飞。
崔护之花: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汉宫之流叶:唐僖宗时,学士于祐在禁城御沟拾得题诗红叶,诗云“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随后题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于叶置于上流,被宫女韩氏所得。后来宫中放出三千宫女,于祐与韩氏成婚,二人以各自珍藏的红叶为证相认,韩氏作“方知红叶是良媒”诗句。该故事被宋刘斧《青琐高议·流红记》收录,后成为元杂剧《韩翠屏御水流红叶》等作品素材。
蜀女之飘梧:剧曲《梧桐叶》中叙述唐西蜀人任继图与妻李云英离合之事,云英题诗梧桐叶上任风吹去,适被继图拾得而得团圆。
讬:寄托,委托。
奴无昆仑:传奇《昆仑奴》中记载,有一昆仑奴为主人抢得所爱女子。
客无黄衫:传奇《霍小玉传》中,有一穿黄衫的壮士将负心郎劫去见霍小玉。
知己无押衙:《无双传》记有古押衙帮助无双与王仙客成亲事。
同志无虞侯:同志,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知己;虞侯,特指唐代帮韩翃救出柳氏的将领许俊(曾任虞侯都尉)。
盟在海棠:宋代词人吴文英《宴清都·连理海棠》: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陌路萧郎:出自唐代崔郊《赠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陌路,过路人;萧郎,泛指女子爱恋的男子。组合后比喻女子对原有爱恋对象产生情感疏离,视作陌生路人。
《小窗幽记》是明代陆绍珩(一说陈继儒)从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撷取精妙辞句,分成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一千五百余则,集结成书。
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立言、立德、为学、致仕、立业、治家等各方面。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
《小窗幽记》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修身养性三大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