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介绍作者读书经验的书,看似分散的结构,我感受得到作者内心的的丰富和充盈,他试图将读书的认知倾囊相授,很多的感知潜藏在看似浅显的文字背后,只可意会,我庆幸地捕捉到了一丢丢,他并未刻板教授阅读方法一二三,而是引导读者结合各自需求,探寻属于自己的阅读天地和阅读方法,其情怀大过书中内容。
一、随着阅读成长
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受制于社会教育理念的要求,为了考个好成绩而读书,那些教科书、课外辅导书充斥着我们的学习生活,除了反复诵读那些浓缩精简过的教材教辅,我们真的极少有享受其他读物的机会。《越读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阅读进阶次序:小学,建立充分的识字能力与自己阅读的基本能力;中学,开始随意而广泛的阅读探索,然后由其中发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决定进大学攻读相关的科系;进了大学,主修及旁听则建立间接但相辅助的广博;大学后教育,或走上社会后的自修教育,则沿着已经开好的途径继续往前开拓,还会随机遭遇一些意外的奇花异草,让自己左右逢源,另辟蹊径。如此,不但路越走越宽,在知识这座密林里可以顺畅的路也越来越多了。
反观我们自己,青少年之路是已经走过了,那些被教科书填鸭式教育的日子过去了,我们也浑浑噩噩到了“中年”时期。好在无论何时醒悟都不会晚,就像窗外的风景一直在那,不同的是你打开窗户或早或晚,无论看到的朝阳还是夕阳,都各有其美。
二、 跨越四种阅读饮食
把阅读当做饮食,我们能更形象地将各种各样的书分门别类,便于阅读,也便于消化。
第一种阅读,是主食阅读,又可称其为“生存需求的阅读”。是为寻求人生职业、生活、生理、心理等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称之为主食阅读,是因为它像能让我们有饱足感的主食。
对于主食阅读,为了直接解决问题,就得学会有的放矢,学会抓主要矛盾,同时避免风险:第一个风险是忽略主食的本质。要知道生存的知识是随时间、空间而不停变化的,所以主食阅读有个很大的特色是,在某段时间或某个地区,对某些人特别有意义,但换个时段换个地区换群人,这种阅读就没什么意义了。第二个风险是,太注重主食阅读,可能会错过太多其他阅读美味的可能,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离发展美食家品味遥遥无期。
第二种阅读,是美食阅读,也可称其为“思想需求的阅读”。它不针对现实问题直接提出解决之道,却可能让我们从根本的方向,思考现象和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帮助我们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
第三种阅读,是蔬果阅读,又可称其为“工具需求的阅读”。它是为了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像饮食里的蔬菜、水果。
第四种阅读,是甜食阅读,又可称之为“休闲需求的阅读”。这类阅读没有一定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消遣,很像饮食里的甜食和零食,追求的就是口感。
以上四种阅读并没有客观标准可供区分,是哪种,怎么读,全靠自己探索掌握,但所列示的每种阅读特征是会让读者有不同的体验感受,我们要做的,就是调配好各类阅读,平衡和完善营养结构,避免因挑食造成的一隅之见。
三、探索合适的阅读方法
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熟读精思是书中介绍的三个读书方法,分别代表了诸葛亮、陶渊明、朱熹的读书风格。一方面,在面对繁多的书目时,四种读书方法能让人在畅游书海时更加坦然自在,譬如许多甜食类的书,读来“不求甚解”即可;主食类的书,读来“观其大略”即可;但美食类的书和蔬果类的书,则需要用上“熟读精思”。若是需要“熟读精思”的书,你用了“不求甚解”的方法,那是糟蹋,若是需要“不求甚解”的书,你用了“熟读精思”的方法,那是浪费。另一方面,在挑选图书时,同时调用这三种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判断一本书属于哪种饮食:遇上一本你看来还不错的书,先随意翻阅一下,即“不求甚解”,然后从封底封面、前言简介“观其大略”,再来挑作者看重的段落“精读熟思”三五分钟,如此一个来回,很快就能清楚是否要将它带回家。
除了上述三种读书方法,还有一种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这是主题阅读的好方法,就是一本书分好几个专题,读好几遍,譬如苏东坡在读《汉书》时,第一遍研读人物,第二遍研究兵法,第三遍只读货财,每读一遍,又专门针对一个主题全面搜罗,如此,这本书每个主题就都精通了。“八面受敌”是一种多层次的阅读,它包含了上述三种方法的同时使用。
四、新层次与新领域:往前跨一步,往旁跨一步
会了上述读书方法,不是为了帮助我们越读越轻松,相反,正是要帮我们有点眼界,知道前途的阶梯所在,并且知道有什么方法解决原地打转的难题。在较能掌握阅读方法后,就可以尝试往前跨一步、往旁跨一步的挑战了。
往前跨一步,就是在你原来感兴趣的阅读领域,往原来你觉得深奥而不愿触碰的方向走一步。如果你本来就爱读小说,那么跨一步,接触一下文学批评与理论就是了。这让我想起《刻意练习》,教你不断突破舒适区,往行业纵深发展,直至成为卓越的杰出人士。
往旁跨一步,就是在原来感兴趣的阅读领域,往旁边先前觉得有点距离的领域跨一步。研究法学的人,往政治学或者心理学跨出一步,就是了。
五、其他:找到并深入你的阅读兴趣
1.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阅读题目。回想你印象中为什么事情感动过,怀疑过,好奇过,梦想过。尽量贴近现实生活,不要过于抽象。
2.针对上述题目,设法从网络或书店找出五十种自认为的必读入门书,然后交叉使用“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熟读精思”三个方法,并从中过滤出一到三种入门书。
3.将这一到三种入门书,利用“熟读精思”的方法仔细阅读,搭配相关网站,就能发现接下来应该继续阅读的书种。
4.最好认识一位这方面的引路人,并向他请教。
5.设定时间表,逐步收集阅读四、五十种书。
6.收集网络资料。
7.分别用四个读书方法,整理吸收书籍网页,再就主题领域的全貌整理出心得。
8.验收。到自己信赖的书店,站在你集中精力阅读这个主题的分类立柜前,浏览架子上的书种,说出立柜的缺失在哪里,少了哪些应该摆的书,以及为什么。没有书店就找引路人来验证。
以上,作者对读者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是寄予了厚望,他希望大家训练进入新层次和新领域的腿力,以具备在知识密林里探索的体力与能耐。可我不懂人为何总是要将时间精力消耗在无边知识的索取中,读书的意义也是意识的流动呈现,身处不同地域、阶段,我们读书的意义会大相径庭,对我来说,读书是打开了一扇窗,除了欣赏变幻的风景,还能满足黑暗中无尽的想象,精神上的丰盈比现实中的成就更重要,那些娴熟的技能方法,许是我回馈社会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