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麦家的小说《人生海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对于人性的理解与把握,让我唏嘘不已。
小说一边在描述,一边在回忆。要一口气看完才好,不然真不知道作者说的啥,情节究竟到哪里。这也是麦家的独到之处,回忆与现实交错综合,你得静下心来去读,去跟着他一起去经历人物的命运。
小说人物的爱憎很清晰。对上校的尊敬与推崇,对他传奇人生的描述,都让人肃然起敬。上校经历过抗日,虽然是国民党军队,但也是抗日的。后来解放战争加入国军,也救了不少共产党人的命,50年代还到过朝鲜战场,参加了朝鲜战争,他用自己的医术,救了很多人的命。哪怕对于川岛芳子在自己的肚皮上写的字,都是被逼,哪怕被包养,都是出于爱国之心,不得已而为之。可是后来有口难辨,成为他永远无法摆脱的阴影,直至最终被逼疯。所以无论那位护士怎么向他表白,他都始终不答应。即使丢官也不结婚。可惜年轻气盛的护士最终出卖了他,虽然这个护士是出于爱而不得,可是对于他却是致命打击。最后,不得已,返回老家,安闲过日子。只是文革到来,终是没有放过他。遭遇到批斗,做板房等等。尤其是后来逃走被抓回之后,有人提出要看他肚子上的字的时候,触动了他的底线,最终被逼疯,甚至智力回到七八岁的水平,把之前的所有的记忆全部抹掉了。很是让人心疼与遗憾。
幸好后来的护士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提出与上校结婚,专门伺候他,让他后期的命运有了着落。这位护士不仅仅是出于爱,也是出于赎罪吧,毕竟是她曾经出卖了他,不然他是很好的前程。不过上校虽然失去记忆,智商也在七八岁的水平,可最终一直活到97岁安然离世。而护士也几乎同时跟着他一起离开。护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嫁给了上校,她一直爱着的那个男人,而且同年同月同日死。其实也是她自己的救赎,毕竟她曾经爱而不得的时候,出卖了上校,让上校的人生命运就此不同,几乎是跌入谷底。虽然上校对于自己的命运倒是坦然接受。
小说有点宿命论,因果报应说。对于小瞎子这个人人厌恶的人物,也是竭尽所能的进行了描述,只是描述得让人深恶痛绝。的确,这个不起眼的人物,对于上校的命运真是起了非常大的负作用。都是关键时刻,加了一把柴火,让上校的命运变得越来越糟糕。与“我”家也是生死冤家,每一个人都不放过。六十多岁了,学会了用电脑,还是磕碜“我”那死去的父亲。好在最后,我找到了证据,父亲并没有卖掉上校的一套金制的手术工具,来喂养他,表明他在说谎。
利益面前,人的良知会受到考验。作者的爷爷就是一个例子,为了自己家人的平安与清白,不惜出卖上校,向上头告发了上校的藏身之地,最后置自己于死地。纯粹是受良心谴责而死。他那么做,自己的良心关都没过得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上校对每一家每一户都很好,不伤害他们,生病了给他们治病,谁会去陷害他呢。可是爷爷居然出卖了,把自己一家人都置于风口浪尖,遭到全村人的吐沫星子,戳脊梁骨。一家人都相继的离去,爷爷、妈妈、二哥、二嫂、父亲。而自己也被迫偷渡逃到西班牙,在西班牙遭遇到了非人的待遇,作为偷渡客,可想而知是怎样的命运。自己的前妻在六个月身孕的情况下遭遇车祸,自己与垃圾为伍,几乎过着乞讨生活。反正用报应的话来说,就是爷爷出卖上校的报应。
结局还好,最后娶了一个坡脚的女人为妻,最后还是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赎回了自由身份,取得了西班牙的国籍。
人物的命运就是这样,有时候别人的任一举动都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怎么活着都是一生。
用“我”的前妻(也是无比苦命的一个女人)说的一句话点题“记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小说前后两次出现罗曼罗兰的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