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份量

        智慧幽默的宋导师时刻手不释卷。早晨,他以阅读开启一天美好的生活,课间碎片时间,也夹着前沿杂志,见缝插针地阅读。重重的背包里除了背着笔记本电脑,仍要装上几本书,时刻书不离身。同时,宋导师阅读的,不是快餐文化,而是名家名著,前沿研究成果,时常与国内顶尖学者交流,碰撞火花,时刻储备知识,分类保存信息,记录随笔,试问这般爱阅读、爱钻研,怎能不遥遥领先?

        宋导师不仅自己读,还时刻与学员们分享。他随时向我们推荐经典读物,与我们分享书中某个篇章,或打开微信,随时与我们分享知名公众号的电子文章。师傅就是一座行走的图书馆,更像一个浑身是宝的多啦A梦,膜拜!

        书本搭起了看世界的阶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因为阅读,视野开阔,心境愉悦,即使面对生活中偶尔的苟且,也能平静以待,心怀希望,享受生活,踏实奋进。阅读,确实能治愈一切。

        今天,师傅向我们推荐阅读廖玉蕙的《写给语文老师的书》。本人朗读了篇目《承认人有未尽之处》,感受颇深。作者勤于记录随笔,善于从生活小事,深度思考教育,把生活与教育融为一体,妙哉!试想:当我们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时,一切工作上的烦心事,就像生活中的家常事。站在这样的角度思考,似乎教育中确实没什么好急躁的,更不需要恼火。正如作者所说:“每一位学生都是带着父母成龙成凤的热切期待而来,老师如果都能秉持陶渊明将心比心的仁厚心肠,一方面谨慎避免错误发生,一方面不吝承认并改进错误,以身教成全正确的教育理念,则学生幸甚矣!”

        是的,教育路,生活路,我们慢慢尝,细细品。

                                (西湖学校    李东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