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片小诗人:
展信佳!
有两周没有记录家书了,关于读诗的话题也少了一些。不过这一周,因为爸爸带我们出门去又多了可以记录的一些的内容。去年度过崔灏《黄鹤楼》后,后面有一段时间经常就会念起来,说自己喜欢这首诗,了解到黄鹤楼就在武汉,爸爸去外地开车都会经过。于是就种下了去武汉打卡黄鹤楼这个种子,会问黄鹤楼真的有黄鹤吗?现在还能见到黄鹤吗?
说起武汉,对爸爸妈妈来说也是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妈妈第一次和爸爸出门去外地,第一站也是武汉,在那里一天狂炫了一盒鹅周黑鸭的锁骨,吃着辣但还是吃得停不下来,后来才知道那会身体已孕育了一个小生命,就是你哈。所以这次来武汉,应该是你的第二次了。
不得不承认,因为在栖家和你一起读诗后,妈妈在逛黄鹤楼,多了好些诗人的情怀。想象唐宋的诗人登高黄鹤楼时,看长江水时当时的心境。和小姑娘在黄鹤楼的诗人墙壁前,我们找李白,找崔灏,找范成大,找到一个诗人,小姑娘就念出一两句诗句。在崔灏的题诗浮雕前来了一首完整的《黄鹤楼》,也算是实现了带着诗歌去旅行。夏日炎炎的武汉,我们登上了黄鹤楼,眺望远处,迎面吹来的江风很是清凉舒爽。爸爸说,怪不得古人喜欢来黄鹤楼喝酒饮食呢,夏天他也愿意常来。我想,实地探访过黄鹤楼的小诗人,再读《黄鹤楼》时的心境肯定有了些变化,古人和我们共度一首诗,但我们看到的景不一样了,借由诗歌,我们好像又驻足在了同一时空。文化瑰宝可真是伟大。
之前在一本《东方娃娃》的杂志上,我们借由图片,两边群山,一片孤舟从日落的方向迎面驶来。我们读到了李白的《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我们在恩施的屏山峡谷坐竹筏也感受了一番,两边的青山相对,有阳光的地方长满植物,没有阳光的地方时光秃的赤壁;只是现在设备先进了,没有孤帆也不需要人力划船,不一会的功夫,好几艘动力竹筏把我们一大波人送到了另一岸口。我们只能片刻感受诗人依靠写诗打发寂寥的时光。因为慢真的可以引发很多思考;因为快也真的削弱了很多感受。
借诗歌,走诗人走过的路,感受他们的心境,又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一次比较有意义的旅行,也更坚定我们要多读诗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