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如何讲故事 | 读《「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 (上)
2017年11月份,我开始写自己公众号的文章,主要是生涯规划类原创文。开始写以后,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把生涯领域知识、案例复盘,再学习。读过这本书之后,对于写作有了不同的感悟,写作是一种输出,既然是输出就要有读者回应,【无回应之地,即绝境】,写作如此,其他事情亦如此。产生回应的基本前提是吸引读者的的注意力。《「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这本书会告诉你,到底是哪些元素让你写的东西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和吸引人。
华尔街日报是来自全美写作质量最高的报纸。这本书的前身是《华尔街日报》的内部讲座,专门培训那些为《华尔街日报》头版提供特版的记者。
1 怎样找到好故事?
问:获取好故事的渠道有哪些?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给出首先是:1)靠阅读“窃取”思想。包括广泛阅读;随时记录灵感和为选题做档案。2)依靠“中间人”提供信息,而不是高层人士或专家。专家是指那种知道123种恋爱方法,却根本不认识任何女人的人。
讲故事要讲读者喜欢的东西。有关读者喜好的清单,根据喜欢程度的不同从高到低排列:
1) 狗,以及其他可爱的动物和行为端正的儿童
2) 人物|当事人 (事件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3) 事实,当它们与故事有关并能推动故事发展的时候。
4) 人物|观察者 (读者对这类人一般态度冷淡)
5) 数字,尤其是大数字,以及连续的段落中密密麻麻排在一起的长串数字。这是杀死读者兴趣的剧毒氢化物。
点评:刚开始写作,最难的就是没有写作素材;有素材,要提炼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前提也是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内容”的人,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如饥似渴的广泛阅读者。有了灵感,要随时记录,因为灵感和创意就如晨雾一样,往往瞬间即逝。通过热搜或社会新闻及时关注时效性强,热门的选题,这样的选题一定要尽快完成,否则机会就会消失。
2 好故事该如何构思?
问:如何解决故事思路过窄的问题?
按照因果关系归纳故事的主题。例如书中举的一个例子:
「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医师短缺的现象,记者决定撰文一探究竟。他没有把这种短缺现象看作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从逻辑的角度,把它视为另一件事情的起因,并这样依此类推下去。」
这样做法的好处是:提前确定故事中的潜在的动态元素---读者们更感兴趣的作用与反作用行动;另一个是能够明设置故事的范围。在绘制出了大致的范围区域后,作者就能够根据自己拥有的时间和自己所处的空间,来制定一个可以实施的计划。
点评:这个部分让我脑洞大开:因果关系链,先把想到的所有可能的元素都计入其中。如果没有通过逻辑思维勾勒这幅草图,太多的头绪,会让作者在不同的小道里跌跌撞撞,浪费精力在偏离主题的材料搜集上。看来,构思好故事,还要有逻辑思维的能力。
3 让故事吸引人的元素
问:有哪些元素可以让故事变得趣味十足?
1)时间:抓住过去和未来,让故事的内容得到延展,就会有更多的读者喜欢。
2)范围:包括数量(这事到底有多大?);地点(这是在什么地点发生-地方性的?全国性的?全球性的?);多样性和强度(这两个元素需要找到到故事的最底端,最基础的人物)
3)变化
4)动感
点评:这部分最吸引我的是「变化」和「动感」这两个元素。在「变化」这一元素中强调提供不同类型的证据:我们写作时,要想建立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时,千万不要试着抛给读者三串数字,或者三段来自权威专家的引语,再或者是一大串有关估值助教亲身经历的描述。正确的做法提供三个以实例为主的不同角度的证据。
「动感」这一元素是我吸收到的新的知识,对立元素的交替是写作的一种技巧。动感是在调整读者的注意力,让文章活起来,让读者目光时而在抽象信息上,时而在具体信息上;时而在综合信息上,时而在详细信息上;在故事的写作中不断变换场景,追随主角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项任务到另一项任务,从一个时间到另一个时间,让整个故事运动起来。
4 计划与执行
问:在开始写故事之前,如何通过全面的思考,帮助确定故事写作的大致方向?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书中谈到,在刚开始写作的阶段,要考虑6个方面,同时给出了几个优秀故事的案例,根据案例来剖析每个方面的重要性。这六个方面分别是:历史,范围,原因,影响,作用,未来。它们可以把整个故事有逻辑的全面勾画出来。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故事所牵扯到的历史讲出来,会让故事的发展变得更有依据或则可以通过历史,给故事增添戏剧性的冲突色彩;谈故事发生的范围,是为了给读者提供多个角度,比如数量上,区域上,这个故事中涉及的最底层的人物是怎样表现的;讲故事的反作用,是故事中重要的动态元素。反作用是故事发生后,谁做了些什么?回应是什么?最后一点展现未来,给读者呈现出预测未来的资料,整个故事就完整了。
5 组织材料和结构
问:写作前如何处理搜集到的材料?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书中的介绍是第一遍,泛读材料。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大概的感觉。关注引起你注意的结论,随时把它们记下来,这些分散的信息组织在一起,你往往可以推出故事的结论。接下来对主题陈述进行修改。一个好的主题陈述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个段落。但是它们都遵循简单、清楚、突出故事的主要方面的原则;第二遍,精读、标注索引,这一遍,把第四个问题中的6个方面全都列出来—历史、范围、原因、影响、反作用、未来,将相应的信息资料按照这6个方面进行标注归类。
问:讲故事有几种主线方法?
作为讲故事的人,应该让读者意识到他们是身处于流动的河流中,而不是平静的湖面上。读者在故事的河流中泛舟,他们的船就是我们为故事选择的叙述主线。
1) 板块递进式主线,当把手里的资料按照6大板块索引标注后,这些索引后的材料就是搭建故事的积木。根据故事不同的情况,选择选用6大板块中的哪几块作为故事中主要使用的部分。
2) 时间主线
3) 主题线,主题线是指围绕主题陈述的主要元素进行展开。
点评:这一部分是写作中的重头,对写作收集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然后按照写故事需要考虑的6大部分,把信息进行归档标注。这样,我们手里的资料就变得有序以及按照6大部分删选后留下的就都是为文章服务的有用的资料。然后确定选用哪种类型的叙事主线,可以上以上三种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并行都可以。完成这两步,虽然故事还没有写出来,但是已经有了简明扼要的主题陈述,有了叙述结构和材料,可以开始动笔啦。
因篇幅有限,以上为《「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前五部分分享,下期更新后四部分:开始写作时,第一段如何写?怎样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如何让字和句抓住眼球?如何有效地修改?
欢迎持续关注,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