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典理念:
让孩子拥有发现美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拉斐尔 《自画像》(约23岁) 45cm×33cm 木板油画
拉斐尔·桑西被认为是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文艺复兴的终结者。
拉斐尔之后,无论是矫饰主义、巴洛克和洛可可都无法突破拉斐尔的完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A)即以拉斐尔为纲。
拉斐尔 《和朋友一起的自画像》 99cm×83cm 布面油画
与心猿意马的达·芬奇和倔强的米开朗琪罗相比,拉斐尔更善于与人交往,一贯地得到艺术赞助人的青睐。
作为尘世中的凡人,拉斐尔至臻至美。27岁,在通往而立之年的时候,拉斐尔选择追求永恒的完美,博采众长,在罗马绘制了惊世骇俗的完美典范《雅典学院》,把欧洲文艺复兴推向了巅峰。
拉斐尔 《椅中圣母》 木版油画 直径71cm 1514年
生而完美的绘画奇才
“即使在拉斐尔之前,世界已经被米开朗基罗征服,但上帝给予了拉斐尔最完美的一切:典雅、勤奋、美貌、谦逊以及让一切丑恶退避三舍的崇高人格。”
——瓦萨里《大艺术家传》
带着“完美”标签的拉斐尔和所有人一样,在幸福与不幸中成长。
拉斐尔8岁丧母,11岁丧父,叔叔成了他唯一的监护人,之后他就进入佩鲁吉诺的工作室系统地学习艺术。
拉斐尔 《自画像》 38cm×26cm 纸本炭笔 1499年
拉斐尔的父亲是乌尔比诺的宫廷画家,也是一位擅长诗歌的人文主义者,一位文人画家,他对拉斐尔的教育与拉斐尔文质彬彬的性格不无关系。
在佩鲁吉诺的工作室里,拉斐尔体现出异于常人的艺术天赋,21岁初出茅庐,便轻而易举地超越了他的老师。
彼得罗·佩鲁吉诺 《自画像》 1500年 壁画
然而他知道,绘画界尚有两人需要学习和超越——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于是从1504到1508年,他来到当时的艺术中心佛罗伦萨,如饥似渴地学习佛罗伦萨画派的精髓。
拉斐尔 《草地上的圣母》113cm×88.5cm 混合媒介
拉斐尔从达·芬奇的绘画中学会了晕染法,使人物肖像的轮廓更具朦胧美感。
达·芬奇 《圣母子与圣安妮》 112cm×168cm 木版油画
不过4年时间,拉斐尔就以外乡人的身份在佛罗伦萨闯出了一片天地,然而25岁的他却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离开佛罗伦萨去罗马。教宗御用建筑师推荐他给教宗的房间绘制壁画,他决定接受挑战与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一较高下。
拉斐尔 《圣母玛利亚的婚礼》 170.1cm×118cm
超越时空的艺术创作
16世纪初的罗马已经逐渐取代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在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之下,拉斐尔得到了教宗尤里乌斯二世的赞助。尤里乌斯二世对佩鲁贾画派的那种平衡式的风格抱有好感。在波齐亚房间楼上的“签章室”,拉斐尔受托装饰这间教宗的私密场所,完成了不朽名著《雅典学院》,到达了职业生涯的顶峰。
拉斐尔 《雅典学院》500cm×700cm 壁画 15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