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并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是今年的疫情和年初的一场急病,让我暗下决心要每月读一本书。
回顾我的阅读书单,我今年最喜欢的书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其实我以前并不喜欢他的书,觉得他太矫情。但是有一天,我看到了朋友圈里的一位朋友晒都江堰的照片,另外一个人则点评说写都江堰写得最好的就是余秋雨先生。这才让我拿起了这本书。
“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的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有是为了什么呢?” 余老师带着这个困惑,悄悄踏上了这场恢弘壮丽的文化之旅。从道士塔,莫高窟... 到三峡,都江堰... 到江南小镇,漫不经心的走走停停,细细品味,最后回到故乡上海龙华。这是这本书空间上的脉络,书末的一篇《三十年的重量》那封穿越时空的信件,又暗示着时间上的跨度,生命的厚度。每一篇都不长,但文字的背后带有一丝的沧桑,一份文人的情怀。没有排山倒海式地赞美山河壮丽,只有克制中肯的轻描淡写,对,我就喜欢这淡淡的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