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超然达欢,却不孤芳自赏
他热情好客,却不事故圆滑
他才华横溢,却不自鸣得意
与李白相比,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
与杜甫相比,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超然豁达。
读懂了苏东坡,就读懂了人生之乐,我们可以从他那里学到什么呢?
01 乐观豁达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管是生活上的失意,还是政治上的升沉荣辱,到最后都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他都能够泰然处之。刚贬到黄州,苏东坡本无储蓄的习惯,他自己也说"俸入所得,随手輒尽",是个月光族。但他这样乐观的人是不会给自己预支烦恼的,有钱就花,无钱做计划,他将每月的俸禄平均到每天,分别装进布袋挂在屋檐下,叫仆人每天取一个。
当时住的房子是废弃的官府驿站,名叫临皋亭。而后他又在其附近,盖了五间瓦房,屋里画雪,名为“雪堂“,成为他学习、待人接物的重要场所。佛法说“众生皆苦,唯有自渡",在“食不果腹“的那段日子,他申请了50亩荒地开垦,叫自己”东坡居士”,精神得以超脱,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情怀,华屋玉石之念,不存于心。
02 淡泊名利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这是他大儿子苏迈去中山府做通判时,苏轼给他的儿子说的,也是苏轼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宦海生涯后的人生感悟。在惠州时他写下《记游松风亭》他说自己每次去爬亭子,要爬到亭子才休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力不从心,有一天,他便放弃爬到山顶这个目标,席地而坐,觉得身心愉悦,休息了一会便輒回。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得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产生了混合的人生观,尤其在晚年,更是有一种随遇而安的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一掸食,一瓢饮,在陋巷,苏轼便可自得其乐,无论身外何处,他拄仗听江声、看月亮的阴晴圆缺,认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世上蝇营狗苟,他粗缯大布裹生涯,他心系百姓,政绩显赫,解决了徐州水患,修了著名的苏堤。他把功名利禄看做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愿意斡旋在名利场,认为“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为老,尽放我,些子疏狂。”在政治浑浊时,宁愿寄情于山水,放浪形骸之外。
她的四字苏遁(朝云儿子,后来夭折),出生后,他写下《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一方面表现了苏轼的慈父情怀,另一方面表现出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后,他淡泊名利,追求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
03 多情而又深情
苏轼这位风流才子也离不开感情的羁绊。他的感情生活丰富而又充实,他是多情而又很深情的。在他生命中有三个重要的女人,第一个他的结发妻子王弗,他的续弦妻子王闰之和他的小妾朝云。王弗敏而静,有识。在王弗去世十年后,他写了千古悼亡诗《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并千里迢迢,将其送回四川眉山,埋在母亲程夫人旁边,种了三万颗雪松,演绎着宋朝的人鬼情未了。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她虽然没有王弗聪明,非常温柔体贴,将苏迈视为己出,她和苏轼一起度过26年。苏轼在《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提到“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木干”表达了对王闰之的深情。他把朝云看做人生的知己,只有朝云懂得他内心的”不合时宜“,他对朝云是充满感激之情的,在海南最困难的三年,与他同生死,共患难,他说“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她的出现完美了苏轼洒脱不羁的别样人生。
苏东坡没有迷恋上哪个歌姬,他只是喜欢酒宴征逐,和他们逢场作戏,十分随和。他认为“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04 入世“与"脱世“完美结合
苏轼对佛教有很大的造诣,但同时他对现实生活持有极大的解读,他希望精神上得到超脱,但他从不把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所谓极乐世界,这是他在弥留之际与僧人惟琳的对话中可以悟出。
他的诗词清新脱俗,他创作的3诗词大气豪放,却又来源于生活,他对人生理性的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韵味。他在品茶时悟出“人间有味是清欢”;在游庐山时,写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见春末的景色,他感慨“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人生浮沉多起落,最爱不过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