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简书有半年的时间了。断断续续的也写了一些文章。有散文,有小说,有小故事。但是总觉得不满意,越来越觉得郭德纲说的一句话有道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有好多次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一个小段落都要反复好几次,最后还是觉得不满意。后来我在看好多大师的作品的时候,我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有一点感悟和大家分享。
第一我认为是真实。路遥写孙少平在学校吃黑馍的那段故事恰恰是自己在学校里经历的真实的经历。所以才写的那么细腻,真实感人。路遥为了体验旷工的生活,自己真的下矿井,和工人同吃同睡。读书的时候,我知道一个老教授为了写一篇关于卖婬女的学术论文,自己居然在假期里专门租了个房子,和那些女人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第二我认为是虚构合理。我们在看一部小说的时候,往往有能看到小故事和大背景都是相结合的。特别是金庸老先生小说,他都能巧妙的和真实历史人物相结合。比如我们熟悉的射雕英雄传,郭靖和杨康就是和靖康之耻的真实背景虚构出来的人物,倚天屠龙记的明教和朱元璋,都让我们感觉的和历史的代入感。
第三是勤学苦练。任何一件事都是需要练习的,钢琴师一首曲子都要弹上几百遍,才能熟练掌握,厨师也是经常练习刀功,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我们写作人也需要不断的练习。记得余华接收记者采访谈起自己的创作经历,只说了一句话,干就完了。
第四个是兴趣。做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兴趣的,如果你不喜欢一件事,你做的就很痛苦,王羲之练字,不知疲倦。其实就是兴趣,如果我们健身的人,只是为了减肥,那这股激情是不会持续多久的。只有你真的用心参与进去,才会融入自己的身心,从而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总之也感谢简书平台,给了我们喜欢写作人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在这里能够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并且自己的文章,被收录,被点赞都是给我自己的一个小鼓励。我也想对喜欢写作的人说一句,写就完了。哪怕写的不是那么好。
今天我就写了几句我看到的场景:天阴沉沉的,可能要下雨了。一直小猫卷缩在沙发上,奶奶带着老花镜半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剧。屋外的小孩子相互追逐着,打闹着,嬉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