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21:30 来访者
1.学习成长是个慢动作,日不见增,月见其长,月不见增,年见其长。回头看看学习以来自己和家人的变化,自己看待问题的模式,视角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感恩遇见心理学,遇见各位老师陪伴支持。
2.每个人都有更想好的心,每一个当下都是自己尽了力的最好的选择,也许重新回到那个当下的自己仍然是那样的选择。人生没有对错,只有不同的选择,选择不同结果不同,只是经历不同没有好坏,都是有收获的,只是有时候和自己预期的会有差异,每种选择都有其重要的理由,都会有所取舍。换个角度看待,都是收获和成长,只是侧面不同而已。而人生又是多角度,多层面的。我选择,我负责,我承担。
3.接纳,尊重自己和每个人本来的样子,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改变和成长去影响引领别人的改变,而不是让他们去改变,按我们的要求去成长。问问自己,你们的关系足以影响她要求他吗?你对她的态度他愿意为你而改变吗?不易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机会。
5.23 咨询师
1. 咨询的目标是由来访者决定的,而不是要咨询师决定的。当咨询师想让来访者换个视角去看待问题时,一定要先共情到位,关注的人,体会到他的在乎,以及他希望被看到和理解的地方,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获得对方的反馈,而不是咨询师心里明白而不说出来,不得到对方的确认,这时候,咨询师走的太快,表现了比来访者更聪明,更着急,太想帮到的来访者,会出现欲速则不达。来访者,还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就没有贴好,贴不紧,就带不出。
2.当自己卷入是,就不中立,不能很好的体会来访者,这时的提问就偏离了来访者的脉络,不能引起来访者的共鸣和思考,事倍而功半。退回来,共情到她,接住,理解,赞美,增加来访者的力量和信心,,再通过问句转换视角,更容易接收,反思,想办法,做出一小步的改变。
3. 来访者陷在问题里时,不要太急去矫正,拉拽,拯救她,,那样他会逃跑或感觉没被看到而不远思考。
4.观察员,旁观者清,看的更清晰,感觉到我的问句和概括的意思背后的意图。
5.在关系中,彼此的尊重,平等的,欣赏,信任,真诚的表达很重要,只有看到了,接纳了真实的自己和他人,不过在幻想和期待中,才能更好的面对自己的模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