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我相信没有几个上过学的人是不知道它的,它是我们华夏思想中经典中的经典!
可是看了很多解《道德经》的文章,有很多解释道和德两个字的!今天这篇文章,我不谈书中内容,不评价别人解读的文章,我仅以自己的理解陈述一下我对题目中的道和德的看法!
道和德是体用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合与分的关系!
“道”这一个概念是自然之母,是文字表述规律的终极,是彻底的形而上的描述,是一个对于世界认识的态度!它不分善恶,相对于世间万物不存立场,它不偏不倚的默默评判是非,它不可思议,它是一个混沌之体,它包含已知和未知!
对于“道”来说,不同的智慧层次的人对他有不同的理解,在每个人的心中,它的立场范围的大小差别也是大的难以想象,而且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心里的那个标准是最大的,这就是不同的人对他体悟所得来的感觉!
相对于“道”来说,“德”字很好理解,毕竟它呈现于更具体的事和物上!我说一下我对“德”的理解吧!
“德”是一件事或者一个物所拥有的所有特点之和,所以我们有天德、地德、物德、人德之说!
“德”也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德是自然秉性,不是人的强制性规定!后世的学者把它演化成人类群体愿意接受的“德”,而且人类的规定是由权利者制定的,是有阶级利益保护成分在里面的,也就是说它有很大的私欲成分存在于其中,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美德,这些有了形容词作为修饰的“德”,就再也不能与《道德经》中这个“德”字同日而语了!它们有了质的扭曲,后世之人把原来的整体彻底打碎,再由部分人选出一些符合自身利益的部分传播于世!
但是,现实的一切很可悲,包括现代社会的很多人都把《道德经》中的“德”字解释为现代所谓的传统美德,这是根本性的错误,这样的解读根本就不可能正确认识《道德经》中的逻辑本质,稍微聪明点的朋友都会发现按照这个“美德”来解读经典就会漏洞百出!
由于这种不合逻辑的解释的大肆流传,所以他们才会说《道德经》是没用的形而上学,是逻辑不通又不切实际的文字!这些现象都是因为解释错误造成的!
解读经典的时候,如果是文中某个字词解读出现了问题,那也还都是小事,然而作为题目中的文字要是被解释错了,那么这个经典差不多就算是彻底被曲解完了!
题目是一本书的整体概括,是书内所有文字的房子,它是书内文字存在的来源!题目都不能解释正确,可想而知它后面的内容会被解释成什么样子!
这个不难理解,你想想我们写文章的时候,正常情况下是不是先写出题目,题目就是我们要写的东西,是文章的中心,要是题目被解释错了,在阅读内容的时候肯定觉得别扭,这就和我们的作文跑题了一样!如果题目解释错了,你还不感觉别扭,那么,你的水平也太差了吧,两个错误搞一起去了,你还能感觉无违和感?这得有多牛叉的机缘才可以拥有这种美丽的错误!
《道德经》中的道德是简单的说也是自然之性,万事万物之理,而咱们再想想如今的道德成了什么?成了约束的人规矩,成了形式化的代表!道德从人对自然之理的感悟后的效仿变成了为了优势人群的欲望而人为随意规定的规矩,这种道德还道德吗?这种道德还有多少人愿意遵从?这是最根本的道德绑架!
这就是很多人口是心非的缘故,因为普遍规矩的无逻辑道理,因为普遍规矩的无法落实,所以人类就会表里不一,以此来达到规避世俗蜚语流言和完成自己真实的目标!然而一般人又没有智慧和心性再次回到真实的道德轨道上去,所以从圣人身死以后,文明的大趋势就一直在败落,直到下一个圣人出现才有可能扶正被扭曲掉的根本!
《道德经》中很多东西的现有解读都是错误的,《道德经》不管多么伟大,它也和其它中国经典文化的真实本质是相通的,因为他们是一根藤上的瓜!
在我看来只要能把《道德经》看的差不多的人不会看不懂《易经》的,看不懂《易经》的人,我不太相信他们看的懂《道德经》!比如《黄帝内经》,只要你能看的懂,那么《易经》和《道德经》一样对他不是什么困难的东西,因为它们的思维逻辑是相通的!
然而中国几乎所有人都说看不懂《易经》,那么我告诉你,你可能也没看懂《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