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有件事还没有记录,于是有了今天的这篇流水账。
今年春节回的夫家过年。计划走的前一天,亲戚邀请我们去他家吃晚饭。先生说离他家并不太远,要不要走路过去。我只是觉得大冬天晚上回来的时候肯定会很冷,所以还是建议开车去。
时间差不多我们准备出发,到了停车场才发现车子怎么都启动不了——电瓶没电了。难得回老家,临近的地方也没有熟人可以帮忙搭火。
公公说家里好像有一个电瓶,也许可以搭上,于是急匆匆回去拿。拿来之后反反复复试了好几次依然不行。
先生又在网上下单买了个新电瓶,可是过了安装时间,当天已经无法更换。
附近又没有修车店,而且大过年的好多都还没有营业。
最后还是他的一个表哥联系了一个开汽修店的熟人过来换了个新的,车车才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这个小插曲消耗了我们两个小时。
晚上吃了饭回家,先生问我第二天早上几点起床。我说6点多吧,他说会不会太早,要不七八点再起,多睡会儿精神好一些。我直觉的坚持说还是稍微早一点。他同意了。
第二天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停当,我们下楼走到停车场,天空就飘起了雪花。一路走着,雪越来越大。后来听朋友说,9点钟上高速的口就封了。
感觉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但一切又都是“刚刚好”。
如果头天我听从了走路去亲戚家的建议,我们就发现不了车坏了,第二天早上修好之后出发,高速肯定封了。
如果我听从了晚一点起床的建议,等到了高速口才发现上不去,我们还是只得悻悻而返。
我又想,如果是曾经的我,那个“讨好型人格”的我(为了表达清楚,暂且给自己贴上标签),在相同的情境下,我会习惯性地听从他的安排,我一定不会说出内心想法,不会提任何反对意见。那样,我们依然还是走不了。
所以,最根本的原因是我跟以前不一样了。虽然现在对我来说,直接说出心里的意见已经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但我知道,这是经过多少挣扎和努力才达到的状态。
我感谢自己,在经历痛苦后勇敢做出改变,认识自己,训练自己新的反应模式,听从内心的声音,让一切自然发生。而有趣的是,这样的“发生”常常又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