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一月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然后逐步普及的,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普及则更接近于2012年至2013年期间。
微信的使用普及到什么程度我不太关心,第一次惊到我是在景区的遭遇。
不管是出门在外还是在家生活,我都习惯性在钱包里放一些零钱以备不时之需。
记得在杭州结束当天的行程回酒店的路上,一个化缘的和尚(真假有待考量)迎面站在我的面前双手合十:“额弥陀福……”
出门在外图个吉利,咱也不辨别真假,打开包包准备给点零钱,比我速度更快的和尚迅速从脖子上挂着的佛珠下面,熟练地拽出一个二维码双手合适递到我的面前,那一刻真的惊到我了:我们小地方还有很多人习惯现金支付呢!
我在震惊中扫码了自己的心意,感慨万千:微信普及到这样的程度?
我自己哪一年使用微信的已经记不清楚,但微信的普及确确实实便利了我的生活。
交流
小时候女儿在奶奶家借读,我们之间的交流只能借助于座机,那时候还有座机费,通话费用也高。每次和孩子交流都要算孩子在家的时间,而孩子找我们往往“滴”一声挂断,我们再拨回去,通话都算计时间。
孩子读高中的时候智能机已经普及,和孩子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发短信,起码不受时间的限制。
孩子到外地上大学时,担心外地花费贵,我们还特意把家里座机捆绑的手机给孩子带上,通话双向都不收费。
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上大学以后微信慢慢普及,但是套餐的流量很少那点流量只能发文字,文字输出比编辑短信更实惠,也更方便。
长途费贵,每次打长途电话都算计时间,后来家庭wife的开通,微信通话要么语音,要么视频畅通无阻,再也不会考试时间的问题。
即便不在家里,手机套餐绑定的流量足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即便语音或者视频通话都不是问题。
微信群分组管理,更方便和合适的人交流。
支付
以前出门钱包是标配,整钱、零钱整齐归位,带大量现金安全系数是首选考虑的问题。
记得有一年先生去宁夏出差给单位接种畜,身上带着大量现金,为保证安全特意买了一件军用马甲,装好现金还用别针把每个口袋加固一下,然后提一个破烂提包挡在胸前,一路上都不敢打盹,出差堪比逃难。
2009年回老家带着银行卡,到家后再去银行取现金手续费贼高。回程请同学帮忙买票,拿车票时还得提前准备好现金,真的不方便。
可是微信支付开始后,不但商场、服装店购物支付便利,去菜店也畅通无阻。
特别是以前朋友聚会,关系好的抢着支付,服务员都不知道该接谁的钱。而现在只要有心,找个借口到前台一切都不是问题。
以前给晚辈发压岁钱,提前到银行换好新钱,见面递到孩子们手里,现在孩子们更喜欢红包。
上个春节我和先生各自给了上大学的侄子压岁钱,接到钱侄子很礼貌:“谢谢二妈,谢谢二伯。”
转过头侄子就对我讲:“二妈,这些现金不方便咱俩换一下吧,我把现金给你,你给我转回来。”
过年过节的时候,亲人们在家庭群里发红包、抢红包,增进感情又活跃了节日的气氛。
阅读
微信订阅号上我关注一些公众号闲暇时阅读他们的作品,遇到合适的文章及时收藏再慢慢阅读。
尤其是《最人物》是我常常浏览的内容,在那里可以了解一些平时不方便了解的人物事迹。
写作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还不会收集图片,唯一学会的途径就是把图片发到文件传输助手,借助它再把图片添加到图片管理,用这个笨办法顺利完成各个平台文字的插图工作。
微信的兴起方便了我们彼此的生活,交流畅通无阻,支付便捷,还方便阅读,对于我这个文字爱好者借助文件传输助手,给我的写作增砖添瓦。
随着网络的发达,我相信微信还会有更人性化、更便捷、更实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