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知足常乐,做人首先要满足,然后再抱着友善的态度和别人比,比学习,比进步,而不是比享乐。
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进步,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在一生之中,几乎所有人都会有怀疑自己的时候,感到自己的境况不如别人。
这是为什么呢?
潜藏在人心中的好胜心理、攀比心理是这一问题的根源。
我们总把他人当作超越的对象,总希望过得比别人好,总拿别人当参照物,似乎没有别人便感觉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于是乎,工作上要和同事比,比工资、比资格、比权利。
生活上要和邻居比,比住房,比穿着,比老婆,就连孩子也不能放过,也成了比的牺牲品。
我的孩子班里学习第一名,比你的儿子强。
洋洋得益者说,既然是比,自然要比出个高下。
比别人强者,趾高气昂,不如别人者,便想着法子超过他,实在超不过,便拉别人后腿,连后腿也拉不住者,便要承受自卑心理的煎熬。
如果我们能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和别人比较。
不如别人时便积极进取,争取更上层楼,比别人强时变谦虚谨慎,乐观视人岂不更好?
事实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
太要强的人一位和比自己强的人比,结果由于心灵的弦绷得太紧了,损耗精神,很难有大的作为。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全人类的充沛精力要是都集中在一个人的头颅里,全世界要地都聚集于一个脑子里,那种状况如果延续下去,就会是文明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