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源性损伤?举例说明
医源性损伤是指在医生诊疗过程中无意识、不自主、不可避免的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20世纪30年代,在389名接受纽约市医生检查的儿童中,174名被建议切除扁桃体。剩下的215名儿童再次经过医生检查后,又有99名被认为需要手术。剩下的116名儿童又被带去看医生,其中52名也被建议做手术。注意,扁桃体炎的发病率的范围为2%~4%(今天,不是当时,而且那时候手术的风险比较高),每15 000名手术患者中就有一人会死亡,两相比较一下,你就可以理解这种医疗方式的收益和损害之间的平衡点了。扁桃体切除手术给那些实际上不必做手术的儿童带来了伤害,而这项手术给其他一些儿童带来的所谓康复的益处却被大肆鼓吹。
当你因一种无中生有或杜撰出来的精神疾病,比如说多动症、抑郁症等,给孩子用药,而不是打开桎梏他们的枷锁时,其长期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什么是天真的⼲预?举例说明,和脆弱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天真的⼲预:有些系统,出个什么小问题是可以自我修复的,没必要人为的去干预纠正,有时,这种纠正反而可能会带来大问题。
如我们看到婴儿的一些问题,或者说是我们一些传统的习惯:
因为怕宝宝的腿长成螺旋腿;所以,我们将婴儿捆束起来;
因为怕宝宝的耳朵长成招风耳;所以,给孩子戴上帽子;
因为怕宝宝柔软的后颅骨睡得扁平;所以,不让孩子躺着睡觉;
何时要⼲预,何时不要⼲预?
在进行何时要干预或何时人系统自行运行时,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风险管理理念。以恰当的方法引起我们对危害和脆弱性的关注。
因我们个人能力或智力的欠缺无法区分噪声和信号,所有我们在干预之前要能够区分【噪声】和【信号】,避免在干预过程中造成过度干预。
减轻干预的最好方法是限量供信息,并以尽可能自然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所谓天下难事,第一难就是如何掌握这个度。
所有的决策都是基于预测,所有的规律都是基于历史数据,所有的预测结果都是概率,我们其实都是火鸡。如果概率相对确定,那决策比较简单,这时候体现的是科学性,如果概率相对不确定,那决策更多体现的是艺术性和胆识。
最简单的例子,大部分人在职业生涯里,尤其年轻的时候,都经历过换行业。首先,这本身就是一个干预行为,尤其是主动换行的。其次,这个转变的未来结果如何,不管再怎么认真分析、研究,终归只能有个模模糊糊的概率预测。
信息时代信息非常重要,包括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理论上说,符合自身目标的信息,越准确、越全面、量越大越好。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局限性,认知都有偏差,所以我们在做决策时,切忌两点:
第一,信息不够全面就拍板。不仅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圈都有边界,而且我们还有自动过滤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信息的特质,比如买了某股票就自动忽略了这只股票的负面信息。在生活和职场上,重大的的决策必须依赖信息,而信息的全面性是第一位的,其重要性是超过准确性的,有时哪怕一个错误的信息,也会让你知道那个方向也是可以考虑的,拓展了你的思考边界和角度。
第二,信息不够准确就拍板。毫无疑问,信息越准确越好,如何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呢?
① 信息来源必须有出处,个人或者机构的名字越具体越好。
② 孤证不立。能有多渠道,一定多渠道,多方印证是最容易判断真伪的。
③ 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清晰有效。
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时间是考察脆弱性的最佳测试,它包含了大量的混乱无序,自然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在时间的磨砺下堪称“强韧”的系统
任何一个理智的、头脑清楚、不人云亦云、不会淹没在数据的人,是绝不可能将一个重要的信号、一个攸关生死的信号看成噪音的,除非他急于求成、过度敏感,而且神经过敏,从而被其他信心干扰和迷惑了。
犹豫领域的依赖性,我们总是忘记对照现实世界来查看我们心中对世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