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在工作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状况:每隔几分钟,就去翻看手机,浏览信息、朋友圈;或者工作时脑袋里突然蹦出其它的事情。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开始工作后,就能马上进去工作状态,并且在此过程中能聚精会神地完成工作。如果你是属于前者,说明你的专注力极低,他已经深深地毒害你自己,而你全然不知;若是后者,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或者说你已经在进行深度工作。
什么是深度工作?在没有接触它之前,我也是一无所知。所谓的深度工作是:在没有干扰的状态下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高新技能且难以复制。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需要独处,有一件私人办公室,没有它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打扰;伍迪.艾伦拒绝使用电脑,在这期间也就是1969--2013年,44年间,编写并导演44部电影,且获得了23项奥斯卡奖提名;JK.罗琳《哈姆雷特》的编写者远离社交媒体;曾经的首富,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深度思考周,不允许有人打扰。他们都是在深度工作状态下,获得较高的成就。深度工作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且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出。
纵观现代社会,网络媒体技术特别发达,在工作中,总是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例如,常常回复邮件、即时通讯、浏览网页,查询资料等。知识工作者常常处于注意力支离破碎的状态,不可能进行深度工作,深度工作要求深度工作者长时间无干扰的状态下工作,而他们的工作状态与深度工作的理念相悖。虽然他们非常忙碌,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也能开展工作,但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社会创造太多的新价值,且是容易复制。
既然知道深度工作是非常的重要,我们可以让大脑有意识的进行深度工作就可以了,不是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人类有本能的将注意力转移到某种肤浅事物上的冲动,这种冲动出现的频率及其力量非常大,它们会榨干意志力,直到最后无法抵抗。要进行深度工作,需要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在工作时,可以设立惯例和固定的程序,代表着我们自己已经进去工作状态,选定自己深度工作的时间安排,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工作,工作时不要不断分心,要及其专注;其次,要远离社交媒体,即使在工作时,也要有限制的使用社交媒体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有成果的冥想训练自己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