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班动作解析体系的四大主题及肢体的基本词汇和内容
拉班用建筑师的眼光透视舞蹈和动作。
拉班动作解析体系是拉班研制的一种观察和训练工具,这个体系不只是用于专业的舞蹈者,还扩大到对所有普通人的动作观察和训练。
拉班用这个体系帮助他们探索那些具有表现性的动作,从而丰富躯体的表达语汇,提高自我对环境的协调和驾驭能力。
拉班符号和拉班动作图析是记录和分析人体动作的符号系统,这是一种类型化、模式化的动作研究。这个系统包括躯体、努力、造型、空间及关系。从鲁道夫·拉班的创造工作开始,经过许多专家、实践者的运用和丰富,拉班动作解析体系得到广泛推动和发展。当今,拉班体系被用于培训演员、舞动治疗、企业领导的合作推动及潜力开发等。
拉班动作解析体系奠定了拉班在舞动治疗理论上的不朽地位。经舞动治疗先驱们的不断丰富发展,拉班动作解析体系成为舞蹈和动作治疗的基本诊断模式和治疗语汇,是舞动治疗师的必修课。
流动性与稳定性。正如翅膀和根基、起飞和着陆,身体总是处于动与静两者之间,交换继续着稳定性与流动性。走路是流动,等车是稳定;挥臂是流动,握手是稳定。流动性和稳定性总是在不停地转换中,不是决然分开的。起身是从稳定转向流动,下蹲是从流动转稳定。流动是线,稳定是点。
功能性与表达性。该主题代表动作的性质。有的动作是功能性的,如搬运、吃饭、是表达性的,如拥抱、舒展、跺脚。两者在一起创造着动作的意义。两者往往具有共生共荣的关系,动作的功能性具有表达性的后果,动作的表达性亦具有功能性效益,跑步既是功能性的身体锻炼,又具有发泄紧张焦虑的结果。用舞蹈表达快乐的同时,又有活血健身之功能。
发挥性与疗养性。肢体动作具有发挥性(亦可称为消耗性),与此相对的是疗养性(亦可称恢复性)身体动作总是在这两者对立中交换进行,这是用来表述用力与休闲间的自然退潮和流动。既指身体得以恢复的动作性质,也指身体具有的通过质量或类型的反向运动而自然寻求解脱的特性。跑步、跳跃是发挥性,打太极、散步是疗养性,拳击、跳霹雳是消耗性,喝水、擦汗是恢复性。
内向性与外向性。内向性与外向性指控制动作的动机方面。内在冲动可以体现于外在表达形反,来自外部的刺激会影响一个人的内心体验。一个孩子内心愤怒,如果日头不法,则可能会播桌子、摔玩具;打雷闪电可能会让胆小的孩子不自觉地钻到妈妈怀以表达其内心的恐惧。
这四大两极对立的辩证性主题为舞动治疗奠定了健康的哲理性基础。当人体失:其动作性质的某一极或极端于某一极时,身心便会失去平衡,导致病态。这四大主的辩证性同时也为舞动治疗的治疗方式和手段指明了新方向,两极动作在舞动治疗中的普遍使用正是基于此原理。
肢体是拉班动作解析体系的五大结构(肢体、努力、造型、空间、关系)的第一组成部分,肢体包括身体的各个部分,它给声音、语言、动作提供传达机制和机械。
肢体部分使用的基本语汇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呼吸。这是肢体存在的根本。基本呼吸模式有急促式的,通过肩颈处的呼吸、肤浅式的,停止于胸部或胃部的呼吸、中心式的,通过腹部和胸腔的呼吸三种。人处于病态时会有各种不同的呼吸模式。
躯干与四肢,亦称中央与周边。身体的主干是除去四肢透镜的躯干部分,包括胸、背、腹、腰,这是躯体的中心部分;肢体是四肢,即双腿和双臂。
核心与末梢。肢体的核心指的是腹腔部,如太极理论所说的丹田区域。末梢指手指、脚趾。
头与尾。这是指头部和臀部
上与下。从腹部划分,腹部以上为肢体的上部,腹部以下为肢体的下部。
整体与半部。肢体的整体包括整个肢体的每一部分。换句话说,是把肢体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半部,是把肢体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来看。
交叉与外侧。交叉是指右臂与左腿通过主干的对应联系,左臂与右腿通过主干的对应联系;外侧指肢体的上下左右的边缘部分,即不穿过中心主干的肢体联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