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飞鸟集每日一品1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为什么我会写这个东西。有人质疑说,你把人家的翻译放在前面,不会对自己的翻译造成影响吗?我的答案是,会。珠玉在先,不敢造次。不过我的本意原本就不是翻译《飞鸟集》啊,题目就说明一切了啊:我只是在品。品就说明,我是在对比着读,差不多是读后感一类的东西,翻译只是顺便的。有时候看到人翻译的特别好自觉没什么翻译空间的,我也会不翻译啊。
初中时就看过郑振铎版的《飞鸟集》,后来因为冯唐,才再次翻开《飞鸟集》。从21岁开始看冯唐的《三十六大》开始,就挺迷他,之后陆续看了他的《18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女神一号》《冯唐诗百首》等等,家里买全了他目前出的所有的书,关注他的公众号······就是因为喜欢啊,所以老妈说他翻译的没有郑振铎好的时候才忍不住想,那是你没眼光,我对比给你看。这才有了最近在写的这个。
我不是英专毕业,英语的基础也不算特别的好,只能说读一般英语不费力,但是还是会有很多生词啊,所以对比读《飞鸟集》的时候,有生词我会列出来啊,这样有和我一样不认识的朋友就方便多了。
中国人的白话时代其实并不长,之前都是求简的文言,考的是人的悟性。浓缩的都是精华,但是再好的精华液,你吸收不了,不也是浪费吗?我写这个的作用,大致相当于个高分子导入仪的功能,帮助你更好的吸收一部分。也不见得我的理解就一定正确,但是至少给你打开了一扇窗,让你看到我的世界里《飞鸟集》的样子。从1到81,你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我文章的点滴变化,但是对比读这个中心却一直贯彻至今。
感谢Alisa付鸢告诉我她关于《飞鸟集》的故事和她的喜欢;以及smartphp的板砖。
2017年1月17日 海南·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