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在家已经一个多月了,此次上海的疫情竟如此大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身在老家的老父母隔三差五地打电话给我们:“还有吃的吗?“之前过年带出去的淀粉可以去做下蛋燕啊?”~“有的,有的,你们不用担心,没有人家传的那么严重,您放心”
对孩子,父母是一辈子操不完的心啊。几十年来,父母的无数叮嘱,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幸福”!那关心的声音,逐渐变得苍老,可那浓浓的爱意越来越暖透心田,因为身为人父的我越发体会到这份爱的力量。
这段时间,我们一家四口朝夕相处,太太拿起来久违的画笔,每日作画,她的作品经常引发孩子们的围观,于是他们空暇之时自然而然地也加入到作画的队伍。有时兴起,她甚至画到深夜,当然,此时更是加入“突击团”去“团菜”的好时机了。
第二天清晨,就由我早早地起床做饭,带领孩子们做运动。早上的新闻联播,我和孩子们边看边讨论。看到新闻里的俄乌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儿童,看到疫情中那么多无私付出的大白,孩子们说“爸爸,那些乌克兰的孩子们连家都没了,我们现在家里物资这么紧张,我很惭愧,之前还要您和妈妈整天盯着我们吃饭~”
特定时期下的孩子们一下子长大了。每天的网课,孩子们都自觉准时地积极地上课,下课休息时,我就准备了围棋和象棋等他们来厮杀一盘,一个月下来,我竟然感到“打败”他们渐渐变得吃力起来。但我是开心的。
从小,父亲教我拉二胡,小时后的印象是当爸爸的同事朋友们夸我的琴技比老爹还好时,父亲那写在脸上的喜悦。同感了,我的父亲!
母亲前阵子晚上睡觉前因为泡脚,不慎脚被开水烫着了,挺严重的,她说:“一辈子了,这些天是躺在床上享受你爸服务最彻底的日子”,开心的语气似乎抵消了她对父亲这辈子所有的怨气~
疫情还在持续着,我们的生活在物资的困难中也继续着,我们还是有不同的分工,老父老母继续他们的担心,孩子们继续他们的学业,太太继续着她的“团菜战斗”和她的画家梦想,而我还得要组织孩子们一起举办家庭音乐会,这不,女儿都用画给记录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