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无数次畅想过2024年的中考语文试题的模样,它有时很清晰,有时又很模糊。《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带给我们太多的困惑和思考,一系列新鲜的词语横空出世,那一线语文教师最期待看到的是,作为我们教学的指挥棒——中考语文试题,是如何指引我们的教学方向呢?它会不会在去年试题考查的基础上有所“生长”?它会不会在语言运用的基点上融合思维、审美、文化的考量?它会不会给一线语文老师带来认知、思维及思想的震荡?它会不会在指导语文教学方面有更明朗的指向?它会不会在试题内容结构化上有所突破?它会不会在项目化的整体建构上有所创新?……
当电子版的语文试题出现在面前时,之前无数次的猜想都化作了现实,惊喜!确实是的!较去年的试题有了较大改观。
1.板块清晰,结构化明显。
整套试题板块清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考查,以“红色'冀'忆”为主题的活动,综合考查了字音、字形、字义、词语、句子的连贯性等。
第二部分为阅读,分为三部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整本书阅读。
其中,古诗文阅读分为默写和阅读两部分。默写仍延续去年整合主题式的默写,着眼于“饮食与诗文”的联系,在诗文的默写中渗透文化的熏陶。阅读部分的创新点在于,真正形成“古诗文为一家”的考查体系,将原来的古诗和文言文联系起来,形成对“苏轼”的整合探究,实现了由线性阅读向整合式探究阅读的突破。
现代文阅读分为两部分,一是非连续性文本,一是报告文学。可喜的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说明性文段,第一次在河北中考试题中出现,且有效实现了跨学科学习的尝试,较2013年试题的跨学科而言,跨度更大,融合性更好。报告文学,聚焦于中国“北斗”卫星建设的科技工作者,既有个体的典型代表,又有群体的共性特点,热情讴歌了他们不怕困难、奋力攻坚的奉献精神和使命担当。
整本书阅读,践行新课标的精神,规避了碎问碎答式的机械性知识点的考查,聚焦于专题探究,阅读方法的引领,即着眼于名著中反复出现的内容,来一个整合式的探究。《朝花夕拾》《水浒传》《骆驼祥子》《西游记》等多部名著有机融合在一个教学情境中,搭建了教学相长的美好氛围。
第三部分,写作。以“定心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对学生来说,“定心丸”这个词并不陌生,平时生活中都听过。从提示语来看,不设审题障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组织素材写成记叙文,以彰显心态、情绪等由焦虑、忐忑逐渐平复、稳定的过程”,其间“定心丸”至关重要。它无论来自哪里,来自谁,都给人以温暖,以力量。只是写好它,未必容易。除了主题的精准,还要讲究谋篇布局的合理,细节描写的刻画,详略安排的得当等。当然,也可以写成议论性的文章,以有力的论据论证“定心丸”于某个人亦或某群人的情绪价值和理论意义,这样立意更深刻,选材可以更宽泛,思维可以更发散。但猜测,大概写记叙文的颇多。
2.文化自信,无痕式渗透。
文化自信,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要义,也是立德树人的文化根基。无论是第一部分的西柏坡革命文化(2023年也是),诗文里的饮食文化,亦或者是苏轼的诗文文化,还是有关玉米的生物学领域、北斗卫星的科技领域及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名著的探讨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得到文化的滋养,使其在精神上建立一个高地。这些素材的选取,都体现了出题者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引领,以文化人就在“无痕”的阅读中达成。
3.思维发展,整合式创新。
从整套试题的结构和内容来看,我们正走在由固化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的路上。碎片化的思维已经无法应对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整合式学习是大势所趋,专题式、序列化的研究才是发展思维的有效路径,在纵横比较中才能延展思维的宽度,在聚焦式阅读中才能发展思维的深度。“红色'冀'忆”主题活动、“饮食与诗文”的主题性默写、苏轼与谢安的“吟啸”启示、整本书阅读中的主题探究(《朝花夕拾》中的“书”、《水浒传》中的“椰瓢”、《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哭”与“笑”、《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成长”)等,都是整合式的、综合性的、聚焦类的语文探究活动,都有思维的成长。
4.语言运用,覆盖式培养。
语言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起点,也是终点。无论试题形式怎样变化,都要扎根于“语言运用”这一根基。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此套试题各个部分很好的落实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第一部分中字音字形、选择词语、推测词语意思、选择关联词等;第二部分古诗文中解释词语、解释“回首”的两个意思、从苏轼和谢安的“吟啸”得到的启示等;非连续性文本中概括层意、资料一和资料二的对接等;报告文学中赏析词语、概括事件、归纳人物特点等,都是聚焦语言进行的问题设置,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具体语境下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最重要的是要考查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从课内向课外的迁移,从课堂向生活的迁移,从自我向社会的迁移。
5.情境真实,活动化设置。
“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需要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是联系语文和生活的纽带,也是让学生和生活产生关联的载体。
我们来看情境设置,第一部分——今年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75周年,学校开展“红色'冀'忆”主题活动,第二部分——“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都避开了单纯的机械式的知识点考查,而把基础知识融合在“主题活动”中,都很有生活气息。
最有代表性的设置是,以“小冀同学的学习经历为情境”串起很多语文活动。如根据“小冀同学参加活动后的感受”设置了问题;再如,古诗文阅读中,以“小冀同学查找了一些资料”为学习情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以“小冀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玉米的资料”为问题情境。以学生的身份来阅读,很有亲切感,关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也是践行把“培养人”放在第一位的理念。
整本书阅读,就是真实的师生对话式,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探究形成专题式的学习系列,如果不真读书,不细读书,不整合式读书,就无法应对这样的问题情境。
以上这些基于真实生活的情境化设置,让学生有了很强的代入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当然,如果整套试题设置一个完整的宏大的情境任务,以文化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会更有魅力。
总之,此套试题较好的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有力推动了“双减”政策的落地,也印证了靠刷题会走向死胡同的现实。相信未来的河北试题会有更大的突破——有更多思辨性的试题呈现在试卷上,以培养更多“大写”的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